未特指的经运输事件进行加害Unspecified Assault by transport events
编码PD9Z
关键词
索引词Assault by transport events、未特指的经运输事件进行加害
缩写WTSJYSSJXGH、WTS-JY-SSJXGH
别名不明运输事故伤害、未知运输事故致伤、未特指运输事故损害
未特指的经运输事件进行加害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事件性质确认:
- 经司法或交通管理部门调查确认存在主观故意性(行为人故意使用交通工具作为攻击工具)。
- 排除交通事故意外性(如无避险行为证据、异常行驶轨迹等)。
-
损伤机制关联性:
- 伤情符合交通工具动能直接导致的机械性创伤(如碾压伤、高能量撞击伤)。
- 影像学/尸检证实损伤模式与交通工具作用方式一致(如轮胎印痕、特定骨折类型)。
支持条件(辅助依据):
-
行为证据:
- 目击者证言或监控显示攻击性操纵行为(如加速冲向受害者、反复碾压)。
- 行为人酒精/药物检测阳性(血乙醇浓度≥80mg/dL或违禁药物阳性)。
-
环境证据:
- 事件发生于非典型交通场景(如人行道、封闭广场等非道路区域)。
- 现场无刹车痕迹或安全防护设施破坏证据。
-
心理评估:
- 行为人存在反社会人格或攻击性驾驶心理(需专业精神科评估报告)。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事件性质判定] --> B[现场调查]
A --> C[受害者伤情评估]
A --> D[行为人评估]
B --> B1(交通监控分析)
B --> B2(车辆痕迹鉴定)
C --> C1(影像学检查)
C --> C2(实验室检查)
C1 --> C1a(X线/CT)
C1 --> C1b(MRI)
C1 --> C1c(超声)
C2 --> C2a(血常规)
C2 --> C2b(凝血功能)
D --> D1(酒精/药物检测)
D --> D2(精神心理评估)
判断逻辑:
-
现场调查:
- 监控分析:聚焦行为人的操纵意图(如方向盘转向角度、加速行为)。
- 痕迹鉴定:轮胎印与人体损伤位置匹配度>90%支持故意碾压。
-
受害者伤情评估:
- 影像学:
- X线/CT:粉碎性骨盆骨折+脏器破裂→提示高速撞击(阳性预测值85%)。
- MRI:弥漫性轴索损伤→符合惯性损伤机制(特异性92%)。
- 超声(FAST):腹腔游离液体>500ml→提示内出血(敏感性78%)。
- 影像学:
-
行为人评估:
- 毒理检测:血乙醇>100mg/dL或苯丙胺阳性→支持冲动控制障碍。
- 心理评估:反社会人格量表(PCL-R)评分≥30分→证实预谋攻击倾向。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血液检查:
- 血红蛋白<100g/L:
- 意义:急性失血(每下降10g/L≈失血500ml),需紧急输血。
- 白细胞>12×10⁹/L:
- 意义:应激反应或感染风险,>20×10⁹/L提示脓毒症预警。
- D-二聚体>5μg/mL:
- 意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隐匿性血管损伤,需抗凝治疗。
- 血红蛋白<100g/L:
-
凝血功能:
- PT/APTT延长>1.5倍:
- 意义:凝血因子消耗(创伤性凝血病),需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
- PT/APTT延长>1.5倍:
-
动脉血气:
- 乳酸>4mmol/L:
- 意义:组织低灌注(休克代偿期),需快速补液扩容。
- 乳酸>4mmol/L:
-
生化指标:
- CK-MB>25U/L:
- 意义:心肌挫伤风险(尤其胸部撞击伤),需心电监护。
- CK-MB>25U/L: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确诊:依赖司法定性(故意性)+ 损伤机制一致性(影像学/尸检)。
- 关键辅助:
- 监控/痕迹鉴定用于证明行为故意性。
- CT/MRI确认损伤与交通工具动能的因果关系。
- 实验室预警:
- 血红蛋白/乳酸监测休克进展,D-二聚体提示凝血危象。
参考文献:
- WHO《伤害监测指南》(2023版)
- 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创伤高级生命支持指南》
- 《法医病理学杂志》交通损伤专刊
- ICD-11官方编码注释(PD9Z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