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Intentional self-harm by exposure to or harmful effects of opioids or related analgesics
编码PC90
关键词
索引词Intentional self-harm by exposure to or harmful effects of opioids or related analgesics、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服毒、故意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故意过量吸食阿片、通过暴露于阿片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服毒、通过暴露于吗啡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故意过量吸食吗啡、通过暴露于吗啡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服毒、通过暴露于羟考酮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故意过量吸食羟考酮、通过暴露于羟考酮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服毒、通过暴露于可待因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故意过量吸食可待因、通过暴露于可待因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服毒、通过暴露于海洛因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故意过量吸食海洛因、通过暴露于海洛因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服毒、通过暴露于美沙酮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故意过量使用美沙酮、通过暴露于美沙酮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服毒、通过暴露于哌替啶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故意过量使用哌替啶、通过暴露于哌替啶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服毒
同义词Intentional self-poisoning by exposure to or harmful effects of opioids or related analgesics、intentional overdose of opioids or related analgesics
缩写阿片类药物自害、阿片自服毒、阿片类药物故意自伤
别名阿片类药物自杀、阿片类药物滥用自伤、阿片类药物过量自伤、阿片类药物中毒自害、阿片类药物故意中毒、阿片类药物自残
(PC90)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急性中毒症状
-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 嗜睡或昏迷:常见(70%-90%),表现为意识水平逐渐下降,严重者完全无反应(《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
- 欣快感或幻觉:初期可能出现短暂兴奋(如吗啡过量),发生率较低(10%-20%)。
-
呼吸系统症状:
- 呼吸困难或窒息感:高发(80%-95%),患者主诉呼吸费力或无法深呼吸(UpToDate临床顾问)。
-
消化系统症状:
- 恶心、呕吐:较常见(50%-70%),尤其在中毒早期(《疼痛护理学》)。
- 口干或便秘:慢性滥用者常见(60%-8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三联征(特异性高):
- 针尖样瞳孔:瞳孔极度缩小(直径<2mm),发生率极高(85%-95%)(丁香医生,UpToDate)。
- 呼吸抑制:呼吸频率<8次/min,潮气量减少,严重者呈叹息样呼吸或呼吸暂停(90%-100%)(《癌痛规范化治疗与临床实践》)。
- 昏迷:意识丧失,反射减弱或消失(70%-85%)。
-
循环系统体征:
- 低血压与心动过缓:收缩压<90 mmHg,心率<60次/min,发生率中等(30%-50%)(家庭医生在线)。
- 皮肤湿冷:因外周血管扩张和出汗导致(60%-75%)。
非典型体征
- 肌肉松弛与抽搐:
- 全身肌张力下降(常见),偶见癫痫样抽搐(5%-10%,多见于哌替啶或丙氧酚过量)(正保医学教育网)。
- 并发症相关体征:
- 肺水肿:海洛因中毒者可见粉红色泡沫痰(10%-15%)。
- 吸入性肺炎:昏迷患者因误吸导致(20%-3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毒物检测:
- 血/尿阿片类代谢物阳性(检出率:90%-98%):如吗啡、可待因、美沙酮等(《药物化学》)。
- 血气分析:
- 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PaCO₂>50 mmHg,PaO₂<60 mmHg):呼吸抑制者常见(70%-85%)。
- 影像学表现:
- 胸部X线/CT:肺水肿或吸入性肺炎征象(20%-30%)。
- 头颅CT:严重缺氧者可能显示脑水肿或弥漫性皮质损伤(5%-10%)。
注:
- 免疫抑制患者(如HIV/AIDS、器官移植者)病情进展更快,呼吸抑制与昏迷发生率更高(《中国肿瘤临床》)。
- 纳洛酮试验性治疗:若症状迅速缓解(呼吸恢复、瞳孔扩大),可确诊阿片中毒(敏感性>95%)(《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
参考文献:
- 《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0年)。
- UpToDate临床顾问:成人急性阿片类物质中毒。
- 《癌痛规范化治疗与临床实践》(孔祥鸣,2013年)。
- 《中国肿瘤临床》:纳洛酮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阿片类药物过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