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类型的被接触的他人、动物或植物所攻击Other specified Assault by contact with person, animal or plant
编码PE1Y
关键词
索引词Assault by contact with person, animal or plant、其他特指类型的被接触的他人、动物或植物所攻击、用暴力进行加害、通过暴力被进行加害 NOS、暴力的性加害、强奸、强奸未遂、鸡奸、鸡奸未遂
缩写其他特指类型被接触他人动物或植物攻击
别名特殊接触伤害、特殊接触性伤害、特殊接触所致伤害、不明原因接触伤害、未分类接触伤害
其他特指类型的被接触的他人、动物或植物所攻击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明确攻击史
- 患者自述或可靠目击证词证实遭受他人、动物或植物的直接身体接触攻击
- 攻击方式无法归类于ICD-11已定义的特定攻击类型(如咬伤、抓伤等)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损伤表现
- 存在与攻击方式相符的机械性损伤(切割伤、撕裂伤、穿刺伤等)
- 损伤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出血等急性炎症反应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生物暴露证据
- 伤口检测到唾液、毒液或植物残留物(阈值:显微镜或PCR确认)
- 感染相关指标
- 体温>38℃或WBC>12×10⁹/L(感染风险阈值)
- 流行病学关联
- 攻击源为已知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如流浪犬)或有毒植物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层次结构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伤口检查]
A --> C[生命体征监测]
B --> D[伤口深度分级]
B --> E[异物检测]
C --> F[感染征象筛查]
D --> G[影像学检查]
E --> H[微生物采样]
F --> I[实验室检测]
G --> J[X线/超声]
G --> K[CT/MRI]
H --> L[细菌培养]
H --> M[PCR检测]
I --> N[血常规]
I --> O[炎症标志物]
判断逻辑
- 伤口检查
- 深度>1cm需影像学评估深部组织损伤
- 存在异物时需微生物采样
- 影像学检查
- X线:优先排除骨折/异物(敏感度85%)
- 超声:评估软组织血肿/脓肿(特异度90%)
- CT/MRI:深部器官损伤或复杂创伤
- 实验室检测
- WBC>12×10⁹/L+CRP>50mg/L提示细菌感染
- 伴发热时需血培养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 |
---|---|---|
白细胞计数 | 4-10×10⁹/L | >12×10⁹/L:提示细菌感染;>20×10⁹/L:警惕脓毒症 |
C反应蛋白 | <5 mg/L | >50 mg/L:显著炎症反应;>100 mg/L:提示严重感染或组织坏死 |
降钙素原 | <0.05 μg/L | >0.5 μg/L:细菌感染高风险;>2 μg/L:全身性感染 |
创面细菌培养 | 无菌 | 阳性:需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混合菌群提示污染伤口 |
狂犬病毒PCR | 阴性 | 阳性:立即启动暴露后预防;可疑暴露时阴性结果仍需完成免疫程序 |
破伤风抗体 | >0.1 IU/mL | <0.1 IU/mL:需加强免疫;深部污染伤口即使达标也建议预防性注射 |
过敏原检测 | IgE<100 kU/L | 昆虫毒液特异性IgE阳性:提示过敏体质,需备肾上腺素笔 |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细菌培养阳性:
- 革兰阳性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 革兰阴性菌→三代头孢
- 厌氧菌→甲硝唑
- 炎症标志物持续升高:
- 复查影像排除脓肿,必要时手术清创
- 狂犬病毒暴露风险:
- 立即清洗伤口+免疫球蛋白+疫苗四剂方案
四、诊断流程图
mermaid graph TD A[攻击史明确] --> B{伤口类型} B -->|锐器伤| C[评估深度+异物] B -->|钝器伤| D[影像学排除骨折] C --> E[微生物检测] D --> F[炎症标志物] E -->|阳性| G[靶向抗生素] F -->|升高| H[感染管控] G & H --> I[48小时复评] I -->|好转| J[门诊随访] I -->|恶化| K[住院治疗]
诊断要点
- 攻击史是诊断基石,需详细记录攻击源特征
- 深部伤口(>1cm)必须影像学评估
- 动物来源暴露需完成狂犬病风险评估
- 过敏体质者警惕迟发型超敏反应
参考文献:
WHO《狂犬病暴露预防指南》(2021)
CDC《动物源性损伤管理指南》(2023)
IDSA《皮肤软组织感染诊疗指南》(2023)
《急诊医学》创伤性伤口处理专家共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