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厌后面Posterior surface of epiglottis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A8U54

核心定义

会厌后面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会厌后面的表面位于喉的上部,紧邻喉入口(声门上口)。具体解剖位置在舌骨下方约2-3厘米处,前方为舌根,后方与杓状软骨、环状软骨的前上方相邻。
  • 重要毗邻
    • 前方:舌根及舌会厌谷(舌与会厌之间的凹陷)。
    • 后方:杓状软骨、环状软骨及喉腔的声门上区。
    • 上方:舌骨的下方。
    • 两侧:与两侧的杓会厌皱襞相接。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呼吸系统,具体为上呼吸道的喉部结构(声门上喉部)。
  • 功能
    • 吞咽保护:在吞咽时,会厌向后倾斜,其后面覆盖喉入口,防止食物或液体误入气管。
    • 呼吸调节:在呼吸时,会厌的后面参与调节气流,尤其在发声或咳嗽时辅助气流动力学。
    • 感觉传导:会厌后面的黏膜接受喉内神经(分支自迷走神经)的感觉纤维,传递喉部的感觉(如异物感、疼痛)。
3. 组织结构
  • 软骨:会厌由弹性软骨构成,表面被覆结缔组织和黏膜。
  • 黏膜层
    • 上皮: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角化的或未角化的,因区域不同而异),以耐受吞咽时的机械摩擦。
    • 黏膜下层: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如喉内神经分支)。
  • 神经与血管
    • 神经:喉内神经(感觉)和喉外神经(运动,支配环甲肌)。
    • 血管:喉上动脉和静脉分支供血。
4. 功能与作用
  • 核心功能
    • 防止误吸:吞咽时会厌后倾形成屏障,保护呼吸道。
    • 声门上区保护:会厌后面的皱襞(如杓会厌皱襞)可减少异物进入声门。
    • 感觉反馈:通过喉内神经传递喉部刺激至中枢神经系统。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 急性会厌炎:会厌后面的黏膜急性肿胀,导致喉阻塞(表现为呼吸困难、高热、犬吠样咳嗽),可能危及生命。
    • 喉癌:会厌后面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吸烟者,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疼痛或颈部肿块。
    • 气管插管损伤:插管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会厌后面黏膜撕裂或出血。
  • 治疗方法
    • 急性会厌炎: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和抗生素(如头孢类)控制炎症。
    • 喉癌: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
    • 气道阻塞:紧急气管切开术或插管以维持通气。
  • 康复要点
    • 术后护理:喉部手术后需监测吞咽功能及气道通畅性。
    • 吞咽训练:针对会厌功能受损者进行言语治疗。
6. 常见误区
  • 误区1:会厌仅在吞咽时起作用。
    纠正:会厌在呼吸时也参与调节气流,尤其在发声和咳嗽时。
  • 误区2:会厌后面的黏膜无感觉神经。
    纠正:喉内神经分布于会厌后面,负责感觉和味觉(如咽喉部的味觉)。

参考文献

  1. 《普通外科学名词》:喉内神经分布至会厌黏膜,传导感觉和味觉。
  2. 《人体解剖学》(中医世家版):会厌的解剖位置与吞咽功能描述。
  3. 维基百科分类树:会厌归属呼吸系统上呼吸道的解剖学分类。
  4. 《麻醉专业英语词汇》:声门上口(aditus glottidis superior)的定义与临床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