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血管脂肪瘤Infiltrating angiolipoma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H7TB0

核心定义

浸润性血管脂肪瘤的综合解析


一、组织病理学详细特征

  1. 显微镜下核心表现

    • 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和增生的薄壁血管组成,血管呈窦样或毛细血管样结构。
    • 脂肪细胞通常体积较大,细胞核小而深染,与正常脂肪组织相似。
    • 浸润性生长:肿瘤边界不清,无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呈交错浸润,但无坏死或明显异型性。
    • 偶见少量平滑肌束或纤维组织成分。
  2. 免疫组化特征

    • 脂肪标记物:Vimentin(+)、S-100(部分血管内皮+)、CD34(血管内皮+)。
    • 血管标记物:CD31(血管内皮+)、D2-40(部分血管腔面+)。
    • 排除其他肿瘤:Desmin(-)、HMB-45(-)、SMA(血管壁可局灶+但无平滑肌瘤特征)。
  3. 分子病理特征

    • 目前尚未发现特异性基因突变或融合(如无MDM2/CDK4扩增)。
    • 与普通血管脂肪瘤相比,未见明显分子差异,可能属于同一谱系的局部侵袭性变异。
  4. 鉴别诊断

    • 脂肪肉瘤:异型性显著,可见核分裂象、坏死,免疫组化MDM2/CDK4阳性。
    • 深部脂肪瘤:边界清晰,无血管增生,呈分叶状。
    •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含脂肪、血管和平滑肌三种成分,HMB-45阳性。
    •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Antoni A/B区结构,S-100(+)。

二、肿瘤性质

  1. 分类

    • 属于良性脂肪源性肿瘤,是血管脂肪瘤的浸润性亚型(IAL),归类于WHO软组织肿瘤分类中的“脂肪瘤变体”。
  2. 生物学行为

    • 局部侵袭性:虽为良性,但易沿肌肉筋膜或神经血管束浸润,导致复发。
    • 无转移潜能:文献报道无远处转移案例,复发率约10-20%(取决于手术切除范围)。

三、分化、分期与分级

  1. 分化程度

    • 高分化:肿瘤细胞与正常脂肪组织形态相似,无核异型性或病理性核分裂。
  2. 分期

    • 通常按局部肿瘤范围分期:T1(≤5cm)、T2(>5cm),但无统一分期系统。
    • 需结合临床影像学评估浸润范围。

四、进展风险评估

  1. 临床高危因素

    • 位于头颈部、躯干深层等解剖复杂区域(如案例中的下唇、胸壁)。
    • 初次手术切除不彻底(R1/R2切除)。
  2. 病理高危因素

    • 显微镜下显示广泛浸润性边缘(无包膜)。
    • 瘤体较大(>5cm)可能增加局部复发风险。
  3. 复发与转移风险

    • 复发风险与手术切除完整性密切相关,转移罕见。

五、临床管理建议

  • 完全切除:建议术前影像学评估浸润范围,采用广泛切除(而非刮除术)。
  • 特殊部位处理:头颈部或功能区肿瘤需平衡根治性与功能保留。
  • 随访:术后定期触诊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MRI),尤其前2年。

总结

浸润性血管脂肪瘤是罕见的良性脂肪源性肿瘤,以成熟脂肪细胞和增生血管为特征,具有局部侵袭性但无转移。诊断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及排除其他脂肪源性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需强调完整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 Infiltrating angiolipoma of the lower lip: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 Case Report: Infiltrating angiolipoma of the cheek.
  • 血管脂肪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复禾疾病百科)。
  • 病理学(李玉林)精品课件-肿瘤.ppt(脂肪瘤与脂肪肉瘤鉴别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