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Caffein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0NG8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药品分类

咖啡因属于天然药品,化学类别为黄嘌呤衍生物。

来源与性状

  • 来源:从茶叶、咖啡果中提取的嘌呤类衍生物,化学式为C₈H₁₀N₄O₂。
  • 性状: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味苦,无气味;熔点为236.2℃,沸点178℃(升华温度100℃)。

管理级别

  • 级别非管制处方药(Rx-G),因未被列入麻醉药品或第一类/第二类精神药品管制范畴。
  • 原因:虽具中枢兴奋作用,但常规剂量下安全性较高,且未被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列为特殊管制药物。

临床价值

  • 分类首选药(F)
  • 原因:用于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缓解头痛(如偏头痛),并在食品和饮品中作为提神成分广泛应用,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证据。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拮抗腺苷受体,促进多巴胺、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释放,改善警觉性、记忆力和运动表现。
  2. 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刺激呼吸中枢,减少呼吸暂停发作频率。
  3. 缓解头痛:收缩脑血管,辅助治疗偏头痛或与镇痛药联用(如复方镇痛片)。
  4. 提升运动能力:短期摄入可增强无氧耐力、减少疲劳感知。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副作用

  • 短期过量:心悸、失眠、焦虑、震颤、胃肠不适。
  • 长期过量:依赖性、血压升高、心律失常。

禁忌与风险

  • 禁忌人群
    •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可能增加胎儿畸形风险);
    • 严重心血管疾病、焦虑症、胃溃疡患者;
    • 儿童及青少年(建议每日摄入量<3 mg/kg体重)。
  • 注意事项
    • 每日建议摄入量≤400 mg(成人),避免睡前6小时内摄入;
    • 不同饮品咖啡因含量差异大(如一杯浓缩咖啡约含63 mg,奶茶可达235 mg),需注意总量控制;
    • 与酒精或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联用可能增强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咖啡因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5);
  2.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咖啡因摄入的指导建议;
  3. 咖啡因在食品及药品中的安全性评估(国家药典委员会,2023);
  4. 咖啡因对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国际运动营养学会,2024)。

:具体用药需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