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矿物质吸收或转运障碍Unspecified Disorders of mineral absorption or transport

更新时间:2025-06-18 22:04:01
编码5C64.Z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of mineral absorption or transport、未特指的矿物质吸收或转运障碍、矿物质吸收或转运障碍、矿物质代谢紊乱
缩写WTSDBJSHZYZZ、Mineral-Absorption-or-Transport-Disorder-NOS
别名矿物质代谢异常、矿物元素吸收不良、矿物元素转运障碍、矿物质吸收或运输问题、矿质吸收与转运障碍

未特指的矿物质吸收或转运障碍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实验室检测异常
      • 血清钙、磷、镁、铁等至少一种矿物质浓度低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参考范围下限(如血钙<2.1 mmol/L,血镁<0.7 mmol/L)。
      • 尿液中矿物质排泄减少(如24小时尿钙<2.5 mmol/24h)或排泄比例与血浓度失衡(钙/肌酐比值异常)。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骨骼系统:儿童佝偻病体征(方颅、肋骨串珠)、成人骨痛或病理性骨折。
      • 神经肌肉系统:肌痉挛、深反射减弱、心电图QT间期延长。
      • 血液系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代谢异常)。
    • 影像学证据
      • X线或DXA显示骨密度降低(Z值≤-2.0)。
      • 儿童干骺端杯口状改变或骨小梁模糊(佝偻病特征)。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至少两项支持条件即可临床诊断。
    • 若无明确实验室异常,需满足以下三项:
      • 典型临床表现(骨骼/神经肌肉症状)。
      • 影像学明确骨代谢异常。
      • 排除其他特定矿物质代谢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 核心实验室检查 │
    ├─血清矿物质谱(钙、磷、镁、铁)
    ├─24小时尿矿物质排泄
    ├─碱性磷酸酶(ALP)
    ├─甲状旁腺激素(PTH)
    ├─25-羟维生素D

    │ 影像学评估
    ├─DXA骨密度检测
    ├─X线(骨骼系统)
    ├─腹部超声(评估消化吸收功能)

    │ 特殊检测
    ├─TRPV6/DMT1等转运蛋白功能检测
    ├─基因检测(SLC34A3、CLDN16等)
    └─肾小管功能检测(尿氨基酸、β2微球蛋白)

  2. 判断逻辑

    • 血清矿物质谱
      • 低钙+高PTH提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与维生素D缺乏鉴别。
      • 低磷+正常PTH需排查肾小管功能障碍。
    • 碱性磷酸酶(ALP)
      • 显著升高(>正常值1.5倍)提示活跃骨代谢异常。
    • 基因检测
      • SLC34A3突变提示遗传性低磷血症,CLDN16突变与镁重吸收障碍相关。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清钙/磷/镁异常

    • 低血钙(<2.1 mmol/L):可能由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障碍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引起。
    • 低血磷(<0.8 mmol/L):需排除X连锁低磷血症或肾小管缺陷。
    • 低血镁(<0.7 mmol/L):提示肠道吸收障碍(如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史)。
  2. 尿液检测

    • 尿钙降低(<2.5 mmol/24h):提示吸收障碍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
    • 尿磷升高(>35 mmol/24h):指向肾小管磷酸盐重吸收缺陷。
  3. 维生素D与PTH

    • 25-羟维生素D<20 ng/mL:提示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
    • PTH升高伴低血钙:需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4. 基因检测

    • SLC34A3杂合突变:确诊常染色体显性低磷血症性佝偻病。
    • CLDN16双等位基因突变:诊断家族性低镁血症伴高钙尿症。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需结合持续矿物质水平异常、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 关键鉴别:排除特定遗传性或内分泌疾病(如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治疗导向:基因检测明确病因后可指导靶向治疗(如磷酸盐补充或镁剂替代)。

参考文献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
《内分泌代谢病学》(第5版,廖二元主编)
KDIGO《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临床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