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紊乱Other specified Disorders of mitochondrial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更新时间:2025-06-18 18:30:47
编码5C53.2Y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of mitochondrial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其他特指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紊乱、线粒体DNA异常引起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失调、OXPHOS线粒体DNA异常引起的[氧化磷酸化]疾病、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呼吸链疾病、近端肾小管病变-糖尿病-小脑性共济失调、线粒体DNA的大规模单一缺失、线粒体DNA复制、核DNA异常引起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失调、OXPHOS-nDNA异常引起的[氧化磷酸化]疾病、核DNA突变引起的呼吸链疾病、GRACILE[生长延迟-氨基酸尿症-胆汁淤积-铁超负荷-乳酸性酸中毒-早逝]综合征、生长延迟-氨基酸尿症-胆汁淤积-铁超负荷-乳酸性酸中毒-早逝、心脑病伴高氨血症、ATP合酶缺乏,核编码、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V缺乏症、TMEM70缺乏引起的线粒体脑肌病、TMEM70缺乏引起的ATP合酶缺乏症、F1Fo ATP酶缺乏症、运动不耐受乳酸性酸中毒、具有可变表型的分离的氧化磷酸化缺陷,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结构亚基基因缺陷、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组装基因缺陷、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结构亚基基因缺陷、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组装基因缺陷、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I结构亚基基因缺陷、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I组装基因缺陷、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V结构亚基基因缺陷、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V组装基因缺陷、ATP合成酶结构亚基基因缺陷、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V结构亚基基因缺陷、ATP合成酶组装基因缺陷、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V组装基因缺陷、肾小管病变-脑病-肝功能衰竭、没有已知的遗传基础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失调、未特指的DNA异常引起的OXPHOS[氧化磷酸化]疾病、没有已知遗传基础的呼吸链缺陷、耳聋-视神经萎缩-痴呆、延森氏综合征、詹森综合征、FASTKD2-相关的婴儿线粒体脑肌病、琥珀酸血症、Zellweger样综合征,不伴过氧化物酶体异常、Ahn-Lerman-Sagie综合征、赵苇格氏症、孤立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缺乏、NADH-CoQ[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Q]还原酶缺乏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Q还原酶缺乏、泛醌缺乏症、孤立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缺乏症、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缺乏症、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缺乏症、孤立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I缺乏症、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缺乏症、泛醌脱氢酶缺乏症、孤立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缺乏症、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症、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引起的共济失调-脑白质营养不良-肾小管病变、胰腺功能不全-贫血-骨质增生
缩写OXPHOS-Disorders、Mitochondrial-Respiratory-Chain-Disorders、MRC-Disorders
别名线粒体OXPHOS病、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线粒体呼吸链疾病

其他特指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紊乱(5C53.2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基因检测确诊
      • 核DNA(nDNA)或线粒体DNA(mtDNA)中检出致病性突变,且突变类型与特定OXPHOS缺陷匹配(如复合物I-V的结构亚基/组装基因)。
  2. 必须条件

    • 能量代谢障碍证据
      • 持续性高乳酸血症(血乳酸 > 2.5 mmol/L,空腹状态)。
      • 肌肉/成纤维细胞呼吸链酶活性降低(任一复合物活性 < 正常参考值30%)。
    • 多系统功能障碍
      • ≥2个系统受累(如神经+代谢、心血管+内分泌)。
  3. 支持条件

    • 临床表现(符合≥3项):
      • 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儿童发育商<70)。
      • 运动不耐受(6分钟步行试验下降>20%)。
      • 心肌肥厚(超声心动图示室壁厚度≥12 mm)。
      • 代谢性酸中毒(动脉血pH < 7.3,HCO₃⁻ < 18 mmol/L)。
    • 影像学特征
      • 脑MRI显示基底节/脑干对称性病变(Leigh样改变)。
      • 肌肉MRI提示脂肪浸润(STIR序列高信号)。
    • 家族史
      • 母系遗传(mtDNA突变)或常染色体隐性/显性遗传模式(nDNA突变)。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1(生化筛查) A --> B2(影像学评估) A --> B3(组织病理学) A --> B4(基因检测)

B1 --> C1[血乳酸/丙酮酸] B1 --> C2[酰基肉碱谱] B1 --> C3[尿有机酸]

B2 --> D1[脑MRI] B2 --> D2[肌肉MRI] B2 --> D3[超声心动图]

B3 --> E1[肌肉活检] E1 --> F1[组织化学染色-RRF] E1 --> F2[电子显微镜-线粒体形态] E1 --> F3[呼吸链酶活性测定]

B4 --> G1[mtDNA全测序] B4 --> G2[核基因组Panel测序]

判断逻辑

  1. 生化筛查
    • 血乳酸/丙酮酸比值:>25提示复合物I缺陷;<10提示丙酮酸脱氢酶缺陷。
    • 酰基肉碱谱:C5-OH升高见于多种复合物缺陷,需结合基因检测。
  2. 影像学
    • 脑MRI基底节病变:需排除Leigh综合征(需检测SURF1等基因)。
    • 肌肉脂肪浸润:优先活检信号异常区域。
  3. 肌肉活检
    • 破碎红纤维(RRF):>2%肌纤维阳性提示mtDNA突变,但阴性不排除诊断。
    • 呼吸链酶活性:复合物V活性<30%需排查TMEM70突变。
  4. 基因检测
    • 先测mtDNA(检出率70%),阴性时转核基因Panel(覆盖50+ OXPHOS相关基因)。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血乳酸 0.5-2.2 mmol/L >2.5 mmol/L:提示氧化磷酸化障碍;>5 mmol/L需紧急处理酸中毒风险。
丙酰肉碱(C3) 0.5-5.0 μmol/L 升高:复合物I/III缺陷标志,需排查ETFDH或ACAD9突变。
脑脊液乳酸 <2.0 mmol/L >2.8 mmol/L:提示中枢神经系统能量危机,与癫痫/脑病严重度正相关。
肌酸激酶(CK) 30-200 U/L 轻度升高(200-500 U/L):非特异性肌肉损伤;>1000 U/L需排除其他肌病。
抗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100 U/gHb 活性降低:加剧氧化应激,需启动抗氧化治疗(如辅酶Q10)。

关键解读

  • 乳酸/丙酮酸比值异常:>25指向复合物I缺陷(如NDUFV1突变),<10提示丙酮酸羧化酶缺乏。
  • 复合物V活性降低:需优先检测TMEM70(新生儿发病)或ATP5F1D(儿童期心肌病)。
  • mtDNA缺失:单一缺失>30%提示Pearson综合征,多重缺失需排查POLG突变。

四、诊断路径总结

  1. 初筛:血乳酸+酰基肉碱谱+尿有机酸。
  2. 定位:影像学评估靶器官损伤(脑/心/肌肉)。
  3. 确诊
    • 肌肉活检(酶活性+RRF) → 指导靶向基因检测。
    • 阴性病例需扩大核基因检测范围(如全外显子测序)。
  4. 鉴别:排除过氧化物酶体病(极长链脂肪酸升高)及糖原累积症(低血糖发作)。

参考文献

  • 《线粒体疾病分子诊断指南》(Mitochondrial Medicine Society)
  • 《遗传代谢病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 Rahman S, et al. Lancet Neurol 2021(复合物缺陷分层诊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