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外耳炎Unspecified Otitis externa

更新时间:2025-06-18 18:56:56
编码AA3Z

关键词

索引词Otitis externa、未特指的外耳炎、外耳炎NOS、外耳炎症、外耳炎、OE[外耳炎]
别名热带耳、游泳者耳病

未特指的外耳炎(AA3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耳痛(咀嚼或牵拉耳廓时加重)
      • 外耳道红肿伴触痛
      • 耳道分泌物(清亮或脓性)或瘙痒感
    • 排除性诊断
      • 排除中耳炎、耳部恶性肿瘤及其他特异性感染(如结核性外耳道炎)
  2. 支持条件(辅助证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耳道分泌物培养检出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或真菌
      • 革兰染色发现优势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
    • 高危因素
      • 近期游泳、耳道创伤史、糖尿病或免疫抑制状态
  3. 阈值标准

    • 符合所有"必须条件"即可临床诊断
    • 符合"必须条件"且满足任意一项"支持条件"可确诊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外耳炎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实验室筛查] B --> B1(分泌物细菌培养) B --> B2(真菌培养) B --> B3(革兰染色) C --> C1(颞骨CT) C --> C2(MRI) D --> D1(血常规) D --> D2(血糖检测) D --> D3(炎症标志物)

判断逻辑

  1. 病原学检查

    • 首推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选择,铜绿假单胞菌需针对性用药
    • 真菌培养:病程>4周或治疗无效时必查,阳性率随病程延长上升
    • 革兰染色快速筛查:急诊时可指导经验性治疗
  2. 影像学检查

    • 颞骨CT:出现耳周肿胀/骨质破坏时排除恶性外耳道炎
    • MRI:怀疑颅底侵犯时评估软组织受累范围
  3. 实验室筛查

    • 血糖检测:所有复发/难治病例必查,糖尿病是恶性外耳道炎高危因素
    • 炎症标志物:CRP>50 mg/L提示需静脉抗生素治疗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细菌培养 无优势菌生长 金黄色葡萄球菌提示社区获得性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需警惕耐药性
真菌培养 无真菌生长 念珠菌属阳性需联合抗真菌治疗
白细胞计数 4-10×10⁹/L >12×10⁹/L提示全身性感染,需住院治疗
空腹血糖 3.9-6.1 mmol/L >7.0 mmol/L需排查糖尿病,此类患者感染易扩散
C反应蛋白(CRP) <10 mg/L >50 mg/L提示严重炎症反应,需升级抗菌方案
分泌物pH值 5.5-7.0(正常外耳道酸性) >7.5提示微环境改变,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显著相关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急性期处理

    • 耳道清洁(吸引器清除分泌物)比抗生素使用更重要
    • 局部用药选择需覆盖铜绿假单胞菌(如环丙沙星滴耳液)
  2. 慢性/复发评估

    • 病程>8周需行皮肤活检排除肿瘤
    • 反复发作应评估耳道解剖结构(CT三维重建)
  3. 高危预警指标

    • 糖尿病+剧烈耳痛+颅神经麻痹=恶性外耳道炎可能
    • 免疫抑制患者出现耳周蜂窝织炎需立即住院

参考文献

  1. IDSA《急性细菌性外耳道炎临床实践指南》(2023)
  2.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外耳道炎诊疗专家共识(2022)
  3. ICD-11 AA3Z条目诊断标准释义(WHO 2025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