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外耳感染性疾病Unspecified Infectious diseases of external ear
编码AA0Z
关键词
索引词Infectious diseases of external ear、未特指的外耳感染性疾病
缩写外耳感染、External-Otitis
别名耳朵感染、耳道感染、外耳病、Outer-Ear-Disease
我将基于您提供的疾病信息,结合权威医学指南为您编写"未特指的外耳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和实验室参考值内容。由于需要确保信息权威性,我将先调用搜索工具获取最新指南依据。
工具调用
未特指的外耳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临床体征确认:
- 耳镜检查显示外耳道弥漫性红肿、糜烂或渗出性病变(急性期)。
- 慢性期特征:外耳道皮肤增厚、脱屑、狭窄或结痂。
- 病原学证据:
- 耳道分泌物培养或镜检检出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真菌),阳性结果支持特异性诊断。
- 临床体征确认: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症状:
- 耳痛(咀嚼时加重)、耳痒、耳道分泌物增多(脓性/浆液性)、传导性听力下降。
- 诱发因素:
- 近期游泳、挖耳损伤、耳道进水史,或存在糖尿病、免疫抑制状态等全身性疾病。
- 体征补充:
- 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耳周淋巴结肿大(急性期)。
- 典型症状: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必须条件中的临床体征 + 至少1项病原学证据。
- 高度疑似(无病原学证据时):
- 典型症状 + 耳镜检查阳性体征 + 明确诱因。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体格检查
├─ 耳廓牵拉试验(疼痛提示炎症)
├─ 耳屏压痛试验
└─ 耳周淋巴结触诊 - 耳镜检查(核心工具)
├─ 急性期:评估红肿、渗出、疖肿
└─ 慢性期:观察皮肤增厚、狭窄 - 实验室检查
├─ 分泌物涂片(Gram染色/KOH镜检)
├─ 细菌/真菌培养
└─ 药敏试验(耐药菌疑似时) - 影像学检查(并发症疑似时)
└─ 颞骨CT(排除骨髓炎/恶性外耳道炎) -
判断逻辑:
- 耳镜检查:
- 弥漫性红肿 + 渗出 → 支持急性细菌性感染。
- 白色霉苔/豆渣样分泌物 → 提示真菌感染(如曲霉菌)。
- 分泌物涂片:
- 中性粒细胞为主 → 细菌感染;菌丝/孢子 → 真菌感染。
- CT检查:
- 骨质破坏或软组织脓肿 → 提示坏死性外耳道炎(需紧急干预)。
- 耳镜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病原学检测:
- 细菌培养阳性(如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
- 确认感染类型,指导抗生素选择(如抗假单胞菌药物)。
- 真菌培养阳性(如念珠菌、曲霉菌):
- 需转为抗真菌治疗(如克霉唑滴耳液)。
- 细菌培养阳性(如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
-
炎症标志物: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提示急性细菌感染,伴发热时需系统抗感染。
- C反应蛋白(CRP)升高(>10 mg/L):
- 反映炎症活动度,监测治疗响应。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血糖检测:
- 空腹血糖≥7.0 mmol/L:
- 提示糖尿病,与坏死性外耳道炎高风险相关,需强化控糖。
- 空腹血糖≥7.0 mmol/L:
-
分泌物涂片:
- Gram染色见G⁻杆菌:
- 铜绿假单胞菌可能,首选氟喹诺酮类滴耳液。
- Gram染色见G⁻杆菌: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耳镜体征 + 病原学证据,慢性病例需排除湿疹/银屑病等非感染性疾病。
- 辅助检查:耳镜为一线工具,影像学仅用于并发症评估。
- 实验室重点:病原体鉴定主导治疗,血糖监测对高危患者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 UpToDate《成人急性外耳道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断》(2025年更新)。
- 孔维佳, 周梁.《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 Rosenfeld RM,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Acute Otitis Extern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