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脓肿Abscess of external ear
编码AA00
关键词
索引词Abscess of external ear、外耳脓肿、耳廓脓肿、外耳道脓肿
缩写外耳A、耳脓肿
别名耳朵流脓、耳生疮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左侧--双侧--右侧发生部位
XA6ZY6 外耳
XA1BZ8耳轮尾XA9E26耳廓皮肤XA0TW7耳垂XA9A86耳轮脚XA3UC1外耳道XA96Q7对耳轮脚XA6NU1反螺旋窝XA4DV9耳后沟XA5GS5外耳道口XA7AB8耳轮棘XA3S47耳廓后表面XA5KM5耳甲艇XA0H47耳舟隆起XA9M10螺旋顶点XA2N71耳屏XA4E71耳廓XA5LW2耳廓舟状窝XA8VK6三角窝隆起XA8W55耳廓耳甲XA7V14对耳轮XA7RR9对耳屏XA6B58耳轮XA6KW8耳甲隆起XA8D58耳廓耳甲腔XA5VK5耳屏间切迹XA3RC6耳廓三角窝XA5K66盯聍腺外耳脓肿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外耳脓肿是指在外耳道皮肤及软骨部或耳廓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表现为局部脓液积聚伴波动性肿块。该病变具有典型炎症特征:红、肿、热、痛,可能伴随耳道狭窄或闭锁。作为局限性感染灶,需与中耳炎继发耳后脓肿等深部感染进行鉴别。
病因学特征
-
病原微生物:
- 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占比60%-70%),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甲氧西林敏感株)
- 免疫功能受损者需考虑真菌(如曲霉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可能
-
诱因与风险因素:
- 上皮屏障破坏:不当耳道清洁(棉签/挖耳工具)、耳部外伤、湿疹/皮炎继发表皮破损
- 局部微环境改变:长期耳道浸渍(游泳/高温高湿环境)、助听器/耳塞长期压迫
- 系统易感性:未控制的糖尿病(尤其伴酮症酸中毒)、HIV感染、免疫抑制剂使用
- 解剖异常:先天性耳道狭窄、外耳道骨瘤等机械性阻塞因素
病理机制
-
感染发展过程:
- 病原体通过受损上皮定植→局部释放蛋白酶/弹性蛋白酶(铜绿假单胞菌特征)→中性粒细胞趋化→化脓性炎症反应
- 脓肿成熟过程:炎性渗出→纤维蛋白包裹→中央液化坏死→压力依赖性疼痛加剧
- 扩散风险:未及时处理可突破软骨膜导致耳廓软骨膜炎,但罕入颅
-
组织病理特征:
- 急性期: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组织坏死,可见病原体菌落
- 慢性期:肉芽组织增生伴纤维化,可见多核巨细胞反应(异物型)
- 特殊类型:恶性外耳道炎(颅底骨髓炎)需警惕铜绿假单胞菌侵袭性感染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疼痛特征:牵拉耳廓/压迫耳屏诱发剧痛(特异性表现),夜间痛醒常见
- 耳道改变:单侧耳道肿胀致传导性听力下降,耳镜可见脓栓或肉芽组织
- 分泌物流变:早期浆液血性渗出→脓性分泌物(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呈黄绿色)
- 全身反应:通常无发热(出现则提示蜂窝织炎扩散或免疫抑制状态)
参考文献:
- 《百度百科》外耳道脓肿条目
- 正保医学教育网关于脓肿概述及临床表现的文章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的外科学临床诊疗指南中有关脓肿的部分
请注意,上述信息基于公开发布的医学资料整理而成,对于具体病例,请遵循专业医师指导进行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