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Unspecified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编码AA91.Z
关键词
索引词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未特指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缩写CSOM
别名慢性中耳炎、慢化脓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慢性、慢性化脓性耳炎
未特指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持续性耳漏:
- 耳内脓性分泌物持续≥8周(需排除外耳道炎)
- 鼓膜穿孔客观证据:
- 耳镜检查确认鼓膜穿孔(中央性或边缘性)
- 中耳黏膜炎症证据:
- 颞骨CT显示中耳腔/乳突气房黏膜增厚或骨质破坏
- 持续性耳漏:
-
支持条件(临床特征):
- 典型症状组合:
- 传导性听力损失(纯音测听气导阈值>25 dB)
- 耳痛/耳闷胀感(急性发作期)
- 体征表现:
- 乳突区压痛(提示炎症扩散)
- 脓液细菌培养阳性(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影像学支持:
- 乳突气房模糊/骨质破坏(CT Hounsfield值>30 HU)
- 典型症状组合:
-
排除标准:
- 胆脂瘤(CT显示骨质侵蚀伴膨胀性病变)
- 结核性中耳炎(抗酸染色阳性)
- 恶性肿瘤(活检确诊)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基础评估] A --> C[病原学检查] A --> D[影像学检查] A --> E[功能评估]
B --> B1[耳镜检查] B --> B2[纯音测听] B --> B3[鼓室导抗图]
C --> C1[脓液细菌培养] C --> C2[药敏试验] C --> C3[真菌涂片]
D --> D1[颞骨CT] D --> D2[MRI] D --> D3[X线Schüller位]
E --> E1[前庭功能检查] E --> E2[咽鼓管功能测试]
判断逻辑:
-
耳镜检查:
- 穿孔位置:中央穿孔(安全型)→ 保守治疗;边缘穿孔(危险型)→ 手术评估
- 脓液特征:恶臭味→提示厌氧菌感染;血性分泌物→警惕肿瘤
-
颞骨CT:
- 黏膜增厚>2mm + 气房浑浊 → 活动性炎症
- 听骨链中断/侵蚀 → 需听力重建手术
-
纯音测听+鼓室图:
- 传导性聋(气骨导差>30dB) + B型鼓室图 → 中耳积液
- 混合性聋 → 评估内耳受累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及处理建议 |
---|---|---|
脓液培养 | 无菌生长 | 阳性: - 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选用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 -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酶青霉素类 |
血常规 | WBC 4-10×10⁹/L | WBC↑+中性粒↑: - >12×10⁹/L提示全身感染→ 静脉抗生素+监测并发症 |
CRP | <5 mg/L | >20 mg/L: - 炎症活动期→ 需加强抗感染治疗 |
前庭功能 | 冷热试验对称 | 单侧减退: - 提示迷路炎→ 加用糖皮质激素+前庭康复训练 |
真菌涂片 | 阴性 | 菌丝/孢子阳性: - 长期抗生素使用后继发→ 停抗生素+局部抗真菌药 |
四、总结
- 确诊核心:持续耳漏+鼓膜穿孔+影像学炎症证据
- 检查优先级:耳镜/听力→CT→病原学培养
- 关键警示:边缘性穿孔/骨质破坏需48小时内转诊耳外科
- 治疗导向:细菌培养指导靶向抗生素,CT评估手术指征
参考文献: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慢性中耳炎诊疗指南 (2023)
- AAO-HNSF临床实践指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021)
- ICD-11诊断标准 (AA9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