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功能性肛门直肠病Unspecified Functional anorectal disorders

更新时间:2025-06-19 02:09:30
编码DD92.Z

关键词

索引词Functional anorectal disorders、未特指的功能性肛门直肠病、功能性肛门直肠病
缩写功能肛肠病
别名功能障碍性肛门直肠病、不明原因的功能性肛门直肠病

未特指的功能性肛门直肠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功能性症状+排除器质性疾病
      • 持续≥6个月的症状(近3个月活跃),符合功能性肛门直肠病核心症状
      • 通过系统检查排除肿瘤、炎症性肠病、神经系统病变等器质性疾病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症状组合
      • ≥2项核心症状: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 + 肛门失禁或肛门直肠疼痛
    • 病程要求
      • 症状持续≥6个月(近3个月内症状活跃)
    • 排除标准
      • 结肠镜/影像学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 粪便病原体检测阴性
  3.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肛门直肠功能异常(需满足≥1项):
      • 肛管测压:静息压<40 mmHg 或 >100 mmHg(正常60-80 mmHg)
      • 球囊逼出试验:>60秒未排出(正常≤60秒)
      • 直肠感觉阈值:首次感觉>150 mL(正常<100 mL)
    • 精神心理共病
      •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11分
    • 生物标志物支持
      •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显示异常肌电活动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排除器质性疾病] A --> C[肛门直肠功能检测] B --> B1(结肠镜检查) B --> B2(腹部MRI/CT) C --> C1(肛门直肠测压) C --> C2(球囊逼出试验) C --> C3(排粪造影) C --> C4(盆底肌电图) A --> D[精神心理评估] D --> D1(HADS量表) D --> D2(创伤史问卷)

  2. 判断逻辑

    • 肛门直肠测压
      • 静息压降低(<40 mmHg)→ 肛门失禁风险
      • 静息压升高(>100 mmHg)→ 盆底失弛缓
    • 球囊逼出试验
      • 60秒未排出 → 排便协同失调

    • 排粪造影
      • 肛直角不变/增大 → 盆底肌协同障碍
      • 直肠前突>3cm → 结构性排便困难
    • 盆底肌电图
      • 反常收缩 → 神经肌肉调控异常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肛门直肠测压

    • 静息压异常
      • <40 mmHg: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失禁风险↑
      • 100 mmHg:盆底肌失弛缓,排便梗阻风险↑

    • 直肠感觉阈值升高(>150mL):
      • 提示直肠低敏感,需生物反馈治疗
  2. 球囊逼出试验

    • 排出时间>60秒
      • 诊断盆底协同失调的敏感指标(特异性>85%)
  3. 炎症标志物

    • CRP/ESR持续正常
      • 支持功能性病变(与器质性疾病鉴别)
  4. 精神心理评估

    • HADS≥11分
      • 需同步心理干预改善症状

四、总结

  • 确诊核心:症状组合+排除器质性疾病+功能检测异常
  • 关键检查:测压+球囊逼出试验为功能评估金标准
  • 治疗导向
    • 压力异常→生物反馈训练
    • 心理共病→认知行为治疗

参考文献

  • Drossman DA. Rome IV: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2016
  • Rao SSC. Anorectal Testing in Fecal Incontinence. Gastroenterology 2022
  • Palsson OS. Rome IV Diagnostic Algorithms. Am J Gastroenterol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