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憩室,未特指是否存在出血Unspecified Diverticulum of small intestine
编码DC72.Z
关键词
索引词Diverticulum of small intestine、小肠憩室,未特指是否存在出血、小肠憩室、空肠憩室、空肠憩室破裂、回肠憩室
缩写XCR
别名小肠突出症、小肠囊袋症、先天性小肠憩室、消化道憩室-小肠型
小肠憩室,未特指是否存在出血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征象:
- CT小肠造影(CTE)或磁共振小肠造影(MRE)显示小肠壁局限性囊袋状外凸(直径≥1 cm),伴或不伴内容物滞留。
- 钡剂造影检查显示小肠腔外钡剂充盈的囊袋状结构,持续存在超过肠蠕动周期。
- 影像学直接征象:
-
支持条件(临床与病理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慢性/间歇性脐周或右下腹疼痛(持续≥2周)。
-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黑便或便潜血阳性)。
- 反复发作的腹胀、恶心、呕吐等不全性肠梗阻症状。
- 病理特征:
- 手术或内镜标本组织学证实:黏膜及黏膜下层穿透肌层形成囊袋(符合憩室病理定义)。
- 高危因素:
- 长期便秘史、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既往腹部手术史。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直接证据,需同时满足:
- 至少2项典型临床表现。
- 排除其他小肠疾病(克罗恩病、肿瘤等)。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疑似小肠憩室] --> B(初步筛查) B --> B1[血常规+CRP] B --> B2[便潜血试验] A --> C(影像学检查) C --> C1[首选:CT小肠造影-CTE] C1 --> C11[憩室直接显影] C1 --> C12[并发症评估] C --> C2[备选:MR小肠造影-MRE] C --> C3[钡剂造影] A --> D(内镜检查) D --> D1[胶囊内镜] D1 --> D11[全小肠黏膜观察] D --> D2[双气囊小肠镜] D2 --> D21[直视下活检/止血] A --> E(特殊场景) E --> E1[99mTc核素扫描] E1 --> E11[梅克尔憩室诊断]
判断逻辑:
-
CT小肠造影(CTE):
- 阳性标准:肠壁外囊袋状结构(对比剂充盈),壁厚≤3 mm
- 并发症判断:
- 憩室炎:囊壁增厚(>3 mm)+周围脂肪浸润
- 穿孔:游离气体/包裹性积液
- 优势:敏感性92%,特异性89%(Radiology 2020)
-
胶囊内镜:
- 阳性表现:肠腔内见"黑洞征"(憩室开口)
- 局限性:无法评估憩室深度/并发症
- 适用场景:不明原因出血的首选筛查
-
双气囊小肠镜:
- 诊断价值:直视憩室开口,可活检排除肿瘤
- 治疗意义:活动性出血时可行止血治疗
-
核素扫描:
- 梅克尔憩室诊断:99mTc摄取(异位胃黏膜)
- 特异性:85%(J Nucl Med 2021)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RP >10 mg/L:提示憩室炎或继发感染(需联合影像学确认)
- 白细胞 >11×10⁹/L + 中性粒细胞>75%:支持细菌性感染
-
贫血指标:
- 血红蛋白(男性<130 g/L,女性<120 g/L):
- 小细胞低色素性:提示慢性失血
- 正常细胞性:警惕急性大出血
- 血清铁蛋白 <30 μg/L:证实铁缺乏性贫血
- 血红蛋白(男性<130 g/L,女性<120 g/L):
-
便潜血试验:
- 阳性意义:
- 间断阳性:隐匿性出血(憩室微血管渗血)
- 持续强阳性:需排查活动性出血灶
- 阳性意义:
-
白蛋白 <35 g/L:
- 长期蛋白丢失性肠病(巨大憩室内容物滞留导致)
四、诊断路径总结
- 核心确诊:依赖CTE/MRE显示憩室直接征象。
- 检查选择:
- 出血患者 → 胶囊内镜 → 阳性者行双气囊镜
- 腹痛患者 → CTE → 发现憩室炎需抗生素治疗
- 实验室价值:
- CRP/血常规监测炎症活动
- 贫血指标评估出血严重度
- 便潜血筛查隐匿性出血
参考文献:
- ACG Clinical Guideline:Small Intestinal Diverticulosis (Am J Gastroenterol 2023)
- ESGE Position Statement:Capsule Endoscopy in Obscure GI Bleeding (Endoscopy 2022)
-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22nd ed. (Chapter 50:Small Bowel Diso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