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大肠憩室炎伴并发症Unspecified Diverticulitis of large intestine with complication
编码DC80.0Z
关键词
索引词Diverticulitis of large intestine with complication、未特指的大肠憩室炎伴并发症、大肠憩室炎伴并发症
缩写DC800Z、未特指大肠憩室炎伴并发症
别名复杂性大肠憩室炎、伴有并发症的大肠憩室炎症、并发性大肠憩室炎、Complicated-Colonic-Diverticulitis
未特指的大肠憩室炎伴并发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腹部增强CT扫描:显示憩室周围脂肪浸润、肠壁增厚(>4mm)伴以下任一并发症表现:
- 脓肿(含液气平的空腔)
- 游离气体(提示穿孔)
- 瘘管形成(肠-膀胱/肠-皮肤异常通道)
- 腹部增强CT扫描:显示憩室周围脂肪浸润、肠壁增厚(>4mm)伴以下任一并发症表现: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临床症状:
- 左下腹持续性疼痛(≥48小时)
- 体温≥38℃
- 局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反跳痛、肌卫)
- 炎症标志物异常:
- 白细胞计数 >10×10⁹/L
- CRP >50 mg/L
- 典型临床症状: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危险因素:年龄>50岁、长期便秘史、肥胖(BMI≥30)
- 影像学提示:
- 超声显示局部积液或包块(脓肿可能)
- 腹部X线示膈下游离气体(穿孔证据)
- 并发症特征:
- 尿频/气尿(肠膀胱瘘)
- 皮肤分泌物(肠皮肤瘘)
- 顽固性败血症(脓肿未引流)
-
阈值标准:
- 确诊:符合金标准
- 高度疑似:符合所有必须条件 + ≥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 A --> C[实验室] A --> D[内镜] B --> B1[增强CT - 首选] B --> B2[超声 - 初筛] B --> B3[X线 - 急腹症评估] C --> C1[血常规] C --> C2[CRP/PCT] C --> C3[肝肾功能] D --> D1[结肠镜 - 缓解期]
判断逻辑:
-
增强CT:
- 阳性标准:憩室壁强化+周围脂肪条索+并发症征象
- 分期意义:
- Hinchey Ia:局限性炎症(无脓肿)
- Hinchey II:脓肿形成
- Hinchey III:化脓性腹膜炎
- Hinchey IV:粪性腹膜炎
-
超声:
- 阳性表现:不均质包块(脓肿)或游离液体
- 局限性:肠气干扰时敏感性下降(需结合CT)
-
结肠镜:
- 禁忌症:急性期禁用(穿孔风险↑)
- 缓解期作用:排除肿瘤/IBD,确认憩室位置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阈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白细胞计数 | >10×10⁹/L | 提示细菌感染或炎症进展 | 立即启动抗生素治疗 |
CRP | >50 mg/L | 反映炎症严重度(>100 mg/L提示脓肿/穿孔) | 强化影像学排查并发症 |
降钙素原(PCT) | >0.5 ng/mL | 细菌感染特异性标志(>2 ng/mL提示脓毒症风险) | 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
肌酐 | >1.5 mg/dL | 提示脱水或脓毒症性肾损伤 | 静脉补液+监测尿量 |
白蛋白 | <3.0 g/dL | 营养不良或炎症消耗(预后不良指标) | 营养支持治疗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增强CT是金标准,需结合典型症状(左下腹痛+发热)及炎症标志物升高。
- 检查策略:
- 急诊首选CT,超声用于床旁初筛
- 实验室重点监测WBC/CRP动态变化
- 并发症预警:
- CRP>100 mg/L + 持续性高热 → 提示脓肿/穿孔
- 肌酐升高 + 低血压 → 提示脓毒症
参考文献:
- AGA《憩室炎管理指南》(2023)
- WSES《复杂性憩室炎诊治共识》(2022)
- 《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