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狭窄Stenosis of the rectum

更新时间:2025-06-18 11:52:37
编码DB30.4

关键词

索引词Stenosis of the rectum、直肠狭窄、直肠梗阻、直肠狭窄 [possible translation]
同义词obstructed rectum、rectal stenosis、stricture of rectum、rectal obstruction、rectal stricture
别名肛门直肠狭窄、后天性直肠狭窄

直肠狭窄(DB30.4)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排便困难
    • 需用力排便或手指辅助,排便时间显著延长(发生率:高,70%-90%)[1,4]。
    • 粪便形态变细或扁平,呈条状或铅笔状(发生率:高,80%-95%)[1,4]。
  2. 便意频繁
    • 因粪便残留刺激肠壁,患者反复产生便意(发生率:常见,60%-80%)[4,6]。
  3. 肛门或直肠疼痛
    • 排便时撕裂样疼痛,伴肛门灼热感(发生率:中度,40%-60%)[4,6]。

非典型症状

  1. 腹胀与腹痛
    • 下腹部胀满感或隐痛,严重时伴恶心、呕吐(肠梗阻表现,发生率:低,10%-20%)[4,6]。
  2. 假性肛门失禁
    • 狭窄上方粪便积存后溢出稀便或黏液(发生率:中度,20%-30%)[4,6]。
  3. 全身症状
    • 长期排便困难可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发生率:低,5%-10%)[1,6]。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直肠指诊异常
    • 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壁僵硬、弹性丧失,狭窄处可触及环状或管状硬结(发生率:高,90%-100%)[1,4]。
    • 指检时示指通过困难(重度狭窄时小指亦无法通过)[1,6]。
  2. 肠腔狭窄影像学特征
    • 钡剂灌肠X线:环形狭窄呈“哑铃状”,管状狭窄呈“漏斗状”(发生率:高,80%-90%)[4,6]。
    • 结肠镜检:黏膜充血、溃疡,狭窄处可见脓性分泌物或瘢痕组织(发生率:高,70%-85%)[1,6]。

并发症相关体征

  1. 肛周皮肤改变
    • 因黏液或粪便刺激,肛周皮肤糜烂、湿疹(发生率:中度,30%-50%)[4,6]。
  2. 继发性肠梗阻
    • 腹部膨隆,肠鸣音亢进或消失(发生率:低,5%-15%)[4,6]。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病原学检测
    • 粪便检查:排除阿米巴、血吸虫感染(阳性率:炎症性狭窄中约20%-40%)[1,6]。
  2. 组织活检
    • 瘢痕组织或炎性肉芽肿(良性狭窄),需与直肠癌鉴别(检出率:100%)[1,4]。
  3. 影像学表现
    • CT/MRI:评估狭窄长度及周围器官受累(如肿瘤压迫)(异常率:90%-95%)[1,6]。

参考文献

  1. 《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
  2.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0年)
  3. 《临床外科学》(2020年)
  4.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临床指南(2023年)
  5. 人人文库相关临床研究(2024年)

注:症状与体征发生率因狭窄病因(如先天性、炎症性、术后瘢痕)及程度(轻、中、重度)而异,需结合具体病因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