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大肠梗阻Other specified Obstruction of large intestine
编码DB30.Y
关键词
索引词Obstruction of large intestine、其他特指的大肠梗阻、压迫或狭窄引起的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不可归类在他处者、亚急性肠梗阻,不可归类在他处者、亚急性肠梗阻NOS、其他和未特指的肠梗阻、肠梗阻 [possible translation]、未特指的肠梗阻 [possible translation]、机械性肠梗阻 [possible translation]、机械性肠梗阻NOS [possible translation]、阵发性肠梗阻 [possible translation]、胃肠梗阻 [possible translation]、肠梗阻NOS [possible translation]、肠梗阻、胃肠梗阻、肠梗阻NOS、机械性肠梗阻、阵发性肠梗阻、未特指的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NOS、肠成角,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大肠成角,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肠压迫,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肠压迫NOS、肠缩窄,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肠缩窄NOS、肠狭窄,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肠狭窄、肠狭窄NOS、坏疽性肠梗阻、肠系膜坏疽伴肠梗阻、盲肠梗阻、盲肠成角、盲肠狭窄、结肠梗阻、结肠狭窄、直肠乙状结肠梗阻、直肠乙状结肠狭窄、乙状结肠梗阻、乙状结肠成角、乙状结肠狭窄、乙状结肠曲狭窄
缩写大肠梗阻
别名大肠堵塞、结肠堵塞、大肠闭塞、结肠闭塞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1B13 大肠
XA0D34肛门XA8QB7泄殖腔源性区XA25P9降结肠和结肠右曲XA39S6肛管XA7177降结肠和结肠脾曲XA3AL5升结肠XA1PY9结肠脾曲XA49U1横结肠XA6J68盲肠XA95L3结肠肝曲XA2G13降结肠XA03U9结肠XA33J5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XA4KU2直肠XA8YJ9乙状结肠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91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病程分级
ME24.91慢性ME24.91急性其他特指的大肠梗阻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大肠梗阻(DB30.Y)属于大肠梗阻的一种,是指除了一些常见的大肠梗阻原因外,由其他特定原因导致的大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这类梗阻可以是部分性的或完全性的,并且根据其成因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梗阻。机械性梗阻通常涉及肠道物理性的阻塞;动力性梗阻(假性梗阻)则由于神经肌肉功能失调引起;血运性梗阻主要与肠系膜血管疾病相关。
病因学特征
-
机械性梗阻:
- 肠腔内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粪石、肿瘤(特别是结直肠癌)、异物堵塞等直接占据肠腔空间,阻碍内容物正常通过。
- 肠壁病变:先天性畸形、炎症性狭窄(如克罗恩病引起的肉芽肿形成)、肿瘤浸润肠壁造成管腔变窄。
- 外部压迫:腹膜后血肿、肿瘤或疝气嵌顿等因素对肠管施加压力,导致梗阻现象的发生。
-
动力性梗阻(假性梗阻):
- 通常发生在腹部手术后、严重感染(例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电解质失衡或代谢性疾病情况下。这些条件尽管没有实际的物理阻塞存在,但因为平滑肌蠕动功能减弱或丧失,表现出类似真正梗阻的症状。
-
血运性梗阻:
- 与肠系膜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例如动脉栓塞或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到特定肠段的血液供应,最终导致该区域组织缺血、水肿甚至坏疽,间接引发梗阻效应。
-
其他特定因素:
- 压迫或狭窄引起的大肠梗阻:某些特定条件下,如肿瘤压迫邻近器官或组织,可能导致局部肠段受压而产生梗阻。
- 急性或亚急性肠梗阻:不可归类于上述明确分类中的情况,可能涉及到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 肠成角、肠缩窄等情况也可能被纳入此范畴下讨论。
病理机制
-
局部解剖结构改变:
- 梗阻部位及其远端肠段出现膨胀积气、液体潴留,增加腹内压,进而干扰其他器官的功能。
- 长时间扩张可使肠壁变薄,增加破裂穿孔的风险,在完全性梗阻中尤其明显。
-
生理功能障碍:
- 持续不能排泄废物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加剧脱水状态和酸碱平衡失调。
- 绞窄性梗阻下,受影响区域血供减少,可迅速进展至不可逆损伤阶段,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定位不确切,随着病情加重可转变为持续性钝痛。
- 呕吐:早期仅表现为恶心,随后逐渐发展为呕吐,呕吐物最初为胃内容物,晚期可能出现胆汁或粪便样物质。
- 腹胀:以梗阻近端较为显著,听诊时可闻及高调肠鸣音或静音状态。
- 便秘:完全性梗阻几乎无排气排便,部分性梗阻可能有少量稀便排出。
- 体征:腹部可见膨隆,触诊发现包块,叩诊呈鼓音区增大。
-
辅助检查特征:
- 影像学:腹部X线片显示多个液平面和扩大的肠袢影;CT扫描能更精确地识别梗阻位置及性质。
- 实验室检测:常见电解质紊乱、白细胞计数升高等非特异性指标提示全身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上述信息基于权威医学资料综合整理而成,具体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临床外科学》等相关专业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