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粘连伴梗阻Adhesions of large intestine with obstruction
编码DB30.2
关键词
索引词Adhesions of large intestine with obstruction、大肠粘连伴梗阻、术后大肠梗阻
缩写腹腔粘连性肠梗阻
别名大肠粘连性梗阻、肠粘连导致的大肠梗阻、手术后大肠粘连梗阻、腹腔内粘连引起的大肠梗阻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1B13 大肠
XA0D34肛门XA8QB7泄殖腔源性区XA25P9降结肠和结肠右曲XA39S6肛管XA7177降结肠和结肠脾曲XA3AL5升结肠XA1PY9结肠脾曲XA49U1横结肠XA6J68盲肠XA95L3结肠肝曲XA2G13降结肠XA03U9结肠XA33J5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XA4KU2直肠XA8YJ9乙状结肠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大肠粘连伴梗阻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大肠粘连伴梗阻是一种由腹腔内粘连导致的大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属于机械性肠梗阻的一种。该疾病多发于有腹部手术史、炎症或外伤等病史的患者。粘连可形成索带状或片状结构,限制了肠道的正常运动,导致部分或完全性的大肠梗阻。
病因学特征
-
开腹手术:
- 腹部手术是造成大肠粘连伴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多次腹部手术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手术过程中组织损伤、异物残留(如缝线)以及术后炎症反应均可促进粘连形成。
-
腹腔内炎症:
- 某些慢性炎症性疾病,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克罗恩病等,其反复发作会导致腹腔内的广泛粘连,进而引发肠梗阻。此类情况下形成的粘连通常更为致密且不易自行消退。
-
创伤:
- 严重的腹部外伤也可能引起腹腔内器官之间的异常愈合,产生影响消化道通畅性的粘连。这包括穿透性损伤或闭合性损伤后的修复过程。
病理机制
-
粘连形成机理:
- 粘连是由腹膜表面受损后纤维蛋白沉积开始的,随后成纤维细胞迁移到损伤区域并分泌胶原蛋白,最终形成不可逆的纤维连接。如果这些粘连横跨肠管之间或固定在其他腹腔结构上,则可能干扰正常的肠道蠕动和内容物通过。
-
梗阻类型:
- 根据粘连对肠道的影响程度不同,可以表现为不完全性梗阻或完全性梗阻。前者症状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后者则病情危急,需紧急处理以避免并发症如肠壁缺血坏死。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腹痛:典型表现为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通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随着梗阻加重而加剧。
- 呕吐:早期可能出现反射性干呕,后期因肠道积液增多而转为频繁呕吐。
- 腹胀:由于气体和液体无法顺利排出,导致腹部膨胀明显。
- 排便排气停止:当发展至完全性梗阻时,患者会出现便秘及无肛门排气现象。
- 体征变化:体检可见腹部膨隆、压痛甚至触及包块;听诊肠鸣音亢进或减弱。
参考文献:基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等专业期刊的相关报道整理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