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胰腺功能不全Secondary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
编码DC35.1
关键词
索引词Secondary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继发性胰腺功能不全
缩写SPI、继发性PEI
别名术后胰腺功能不全、胃切除术后胰腺功能不全、胰腺切除术后胰腺功能不全、慢性胰腺炎后胰腺功能不全、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功能不全、囊性纤维化相关胰腺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后胰腺功能不全
(DC35.1) 继发性胰腺功能不全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脂肪泻:
- 特征性表现为大便油腻、恶臭,漂浮于水面(因未消化脂肪排出)。
- 发生率:高(70%-100%),尤其在胃切除术后及胰腺切除患者中。
- 体重下降:
- 因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吸收障碍导致渐进性消瘦。
- 发生率:高(80%-90%),与病程严重程度正相关。
- 腹胀与腹部不适:
- 因未消化食物在肠道发酵产气,常伴餐后饱胀感。
- 发生率:常见(60%-80%)。
非典型症状
-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 维生素D缺乏:骨痛或骨质疏松(20%-30%);
- 维生素K缺乏:皮下瘀斑或凝血异常(10%-15%)。
- 糖尿病相关症状:
- 多饮、多尿(见于合并胰岛内分泌功能障碍者)(15%-2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营养不良体征:
- 肌肉萎缩、皮肤干燥、毛发稀疏(发生率:高,70%-90%)。
- 腹部压痛:
- 上腹部轻至中度压痛(与基础疾病如慢性胰腺炎相关)(40%-60%)。
影像学特征
- 胰腺形态改变:
- CT/MRI显示胰腺萎缩(发生率:50%-70%)或钙化(慢性胰腺炎背景者达60%-80%)。
- 胰管扩张:
- MRCP可见胰管不规则扩张(慢性胰腺炎继发者占40%-50%)。
实验室特征
- 粪便检测:
- 粪便弹性蛋白酶-1:<100 μg/g提示重度外分泌功能不全(敏感性85%-95%)。
- 粪便脂肪定量:>7 g/24h(金标准,阳性率90%-100%)。
- 血液检测:
- 维生素A、D、E、K水平降低(发生率:30%-50%)。
- 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下降(营养不良标志)(发生率:60%-80%)。
补充说明
- 高危人群特征:胃切除术后患者脂肪泻发生率可达100%,胰腺切除≥80%者100%需胰酶替代治疗。
- 症状隐匿性:部分患者早期仅表现为餐后腹胀(发生率约40%),易被误诊为功能性胃肠病。
数据来源:
- 《胃肠外科手术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断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治规范(2018,广州)》
- 《中国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治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