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炎Primary peritonitis
编码DC50.0
子码范围DC50.00 - DC50.01
关键词
索引词Primary peritonitis、原发性腹膜炎、急性原发性腹膜炎 [possible translation]、急性原发性腹膜炎
同义词acute primary peritonitis
缩写PSP、原腹炎
别名腹膜感染、自发性腹膜炎、非手术源性腹膜炎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脓毒症
1G41脓毒症伴脓毒性休克1G40脓毒症不伴脓毒性休克病程分级
1G40慢性1G40急性原发性腹膜炎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原发性腹膜炎是一种腹膜炎症,其特点是腹腔内无明确感染源或脏器穿孔等继发因素。该病主要发生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致病菌通过血行、淋巴或透壁途径异位至腹腔。易感人群还包括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缺陷患者。需排除继发于腹腔脏器感染、穿孔或医源性操作的腹膜炎。
病因学特征
-
细菌感染途径:
- 透壁性感染(主要):肠道菌群(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通过肠壁迁移至腹腔,尤其常见于门脉高压患者
- 血行播散:多见于儿童,链球菌属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感染经血液传播
- 上行性感染:女性淋球菌/衣原体经生殖道逆行感染
- 淋巴扩散:胸腔或盆腔感染经淋巴系统扩散
-
高危人群:
- 肝硬化患者(特别是Child-Pugh C级):腹水蛋白<1.5g/dl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 儿童肾病综合征:肺炎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
- 免疫抑制患者:包括长期激素治疗、HIV感染者
病理机制
-
腹膜防御机制破坏:
- 腹水调理活性降低,补体及免疫球蛋白减少
- 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致病菌过度增殖
- 肠壁通透性增加促进细菌易位
-
临床表现:
- 核心症状:发热(>38℃)、腹痛、腹水快速增加
-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呕吐物可为黄绿色胆汁样)
- 体征:腹部压痛(常无肌卫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 重症表现:低体温、意识障碍、感染性休克(提示预后不良)
诊断依据
- 确诊需满足腹水培养阳性且无可解释的继发感染源
- 以下3项中≥2项可拟诊:
- 腹痛/发热/意识改变
- 血WBC>10×10⁹/L或降钙素原升高
- 腹水中性粒细胞>250/mm³(未使用抗生素时)
参考文献:基于临床指南、教科书及权威医学期刊相关内容整合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