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嵌顿性小肠肠梗阻Other specified Obstructive ileus of small intestine due to impaction
编码DA91.3Y
关键词
索引词Obstructive ileus of small intestine due to impaction、其他特指的嵌顿性小肠肠梗阻
缩写其他特指嵌顿性小肠梗阻、特指嵌顿性小肠梗阻
别名其他原因引起的嵌顿性小肠梗阻、特定原因导致的嵌顿性小肠梗阻
其他特指的嵌顿性小肠肠梗阻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确诊证据:
- 腹部CT扫描显示明确的机械性梗阻征象:包括近端肠管显著扩张(直径>3cm)、远端肠管空虚、可见"移行带"(transition point)。
- 存在特异性嵌顿病因的直接证据:如CT显示异物/结石影、肿瘤占位或疝囊内肠管嵌顿(需满足肠壁增厚>3mm或肠系膜血管漩涡征)。
- 手术探查确认:
- 术中直接观察到嵌顿病灶(如肠石、肿瘤或粘连束带)及相应肠段缺血改变(肠壁色泽暗紫、蠕动消失)。
- 影像学确诊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突发绞痛性腹痛(定位中下腹)伴阵发性加剧 + 呕吐胆汁样物/粪样物 + 停止排气排便(三联征需同时存在)。
- 特异性体征:
- 腹部触诊可及固定压痛包块 + 听诊肠鸣音亢进(>35次/分)或金属音(提示完全性梗阻)。
- 出现腹膜刺激征(肌卫、反跳痛)提示绞窄风险。
- 典型症状组合: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手术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典型症状三联征
- 至少两项特异性体征
- X线平片显示≥3个阶梯状气液平面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病史与体格检查) A --> C(实验室筛查) B --> D{疑似机械性梗阻?} C --> D D -->|是| E[影像学检查] E --> F[X线腹部平片] E --> G[腹部超声] E --> H[CT扫描] H --> I[明确嵌顿病因] I --> J[异物/结石] I --> K[肿瘤] I --> L[内疝/粘连] F --> M{气液平面≥3?} G --> N{肠管扩张+肠壁水肿?} H --> O{移行带+肠壁增厚?} M -->|是| P[支持诊断] N -->|是| P O -->|是| Q[确诊]
判断逻辑说明:
-
X线平片:
- 阳性标准:站立位见≥3个阶梯状气液平面,卧位见扩张肠袢(直径>3cm)
- 价值:初筛敏感性80%,但无法鉴别嵌顿病因
-
超声检查:
- 关键指标:扩张肠管内径>2.5cm + 肠壁厚度>3mm + 肠蠕动消失
- 特异性表现:"靶环征"提示肠套叠,"漩涡征"提示肠扭转
-
CT扫描:
- 确诊核心:明确显示"移行带"(肠腔突然变窄处)
- 病因鉴别:
- 结石:高密度灶伴"脂肪晕征"(胆石性梗阻)
- 肿瘤:肠壁不对称增厚+强化减弱
- 粘连:束带样结构牵拉肠管成角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白细胞>12×10⁹/L:提示肠缺血或穿孔风险(敏感性70%)
- 血红蛋白下降:隐匿性肠壁出血时>10%降幅需警惕绞窄
-
电解质与肾功能:
- 血钾<3.5 mmol/L:呕吐所致低钾需在手术前纠正至>3.2 mmol/L
- 肌酐升高>1.5倍基线:预示脱水性肾损伤,补液目标尿量>0.5ml/kg/h
-
乳酸与血气分析:
- 动脉血乳酸>4 mmol/L:肠缺血特异性指标(>2mmol/L即需急诊手术评估)
- 代谢性酸中毒(pH<7.3 + BE<-5):提示组织灌注不足
-
炎症标志物:
- CRP>50 mg/L:肠壁炎症程度相关,>100 mg/L提示透壁性坏死风险
- PCT>2 ng/mL:预测细菌移位/脓毒症(特异性90%)
四、总结
- 诊断核心:CT显示"移行带"+明确嵌顿病因是金标准,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急诊手术指征:乳酸>4 mmol/L、腹膜刺激征、CT见肠壁积气/门静脉气体。
- 关键鉴别:需排除假性梗阻(无移行带)、炎性肠病梗阻(CRP更高但无机械性征象)。
参考文献:
- WSES指南《急性肠梗阻诊断与管理》(2023)
-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第21版(2022)
- ACG临床指南:小肠梗阻(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