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其他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其他特指的Other specified acquired anatomical alterations of large intestine
编码DB31.Y
关键词
索引词Other acquired anatomical alterations of large intestine、大肠其他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其他特指的、深部囊性结肠炎、深在性囊性结肠炎
缩写大肠-解剖-改变、大肠-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
别名大肠-其他-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大肠-其他-特指-解剖-结构-改变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1B13 大肠
XA0D34肛门XA8QB7泄殖腔源性区XA25P9降结肠和结肠右曲XA39S6肛管XA7177降结肠和结肠脾曲XA3AL5升结肠XA1PY9结肠脾曲XA49U1横结肠XA6J68盲肠XA95L3结肠肝曲XA2G13降结肠XA03U9结肠XA33J5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XA4KU2直肠XA8YJ9乙状结肠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大肠其他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大肠其他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ICD-11编码:DB31.Y)是指由于后天因素导致的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形态或结构异常的一类疾病。这类改变通常涉及肠道的物理形态变化,如深在性囊性结肠炎、瘘管形成、脱垂等,且排除先天性缺陷或肿瘤直接引起的病变。
病因学特征
-
机械损伤:
- 腹部外伤、肠道手术史或内镜操作等医源性损伤可能导致局部组织修复异常,形成瘘管或削弱肠壁支持结构(如盆底肌肉松弛),进而引发直肠脱垂。
-
炎症反应:
- 慢性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憩室炎)可导致肠壁全层炎症,形成透壁性溃疡和瘢痕收缩,最终引发肠-肠瘘或肠-皮肤瘘。
- 反复感染(如肛周脓肿)可能破坏括约肌复合体,增加直肠黏膜脱垂风险。
-
血管问题:
- 肠系膜缺血(如动脉栓塞、低血流状态)可致肠壁坏死穿孔,形成肠-腹腔或肠-膀胱瘘。
-
肿瘤相关因素:
- 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或放疗后肠壁纤维化可能间接导致肠腔狭窄或瘘管形成。
-
系统性疾病:
- 长期腹压增高(如慢性便秘、妊娠)或结缔组织病(如Ehlers-Danlos综合征)可削弱盆底支持结构,诱发直肠全层脱垂。
病理机制
-
深在性囊性结肠炎:
- 病理特征为黏膜下层出现含黏液的囊肿,多与慢性炎症刺激或黏膜损伤后腺体陷入有关,而非真性肿瘤性病变。
-
瘘形成:
- 瘘管多由透壁性炎症或坏死导致肠壁全层破坏,相邻器官/组织间形成纤维化通道,常见类型包括肠膀胱瘘、肠阴道瘘。
-
脱垂现象:
- 直肠脱垂可分为黏膜脱垂(部分层)和全层脱垂(套叠),与盆底肌松弛、直肠骶骨韧带薄弱及肠系膜冗长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疼痛:瘘管周围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肛周疼痛,直肠脱垂嵌顿时引发剧烈疼痛。
- 排便异常:直肠脱垂患者常有排便不尽感或里急后重;结肠瘘可能导致腹泻或粪性水样便。
- 分泌物:肠皮肤瘘可见粪渣排出,肠膀胱瘘表现为气尿或粪尿。
- 肉眼可见包块:完全性直肠脱垂时可见环形黏膜皱襞脱出肛门外。
- 全身症状:长期慢性失血或感染可导致贫血、低蛋白血症。
参考文献:上述信息综合整理自《外科学(第九版)》、《消化系统疾病病理学》及UpToDate临床数据库。具体诊疗需参照最新临床指南及个体化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