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幼儿或儿童其他功能性消化疾患Other 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s of infants, toddlers or children
编码DD93.Y
关键词
索引词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s of infants, toddlers or children、婴儿、幼儿或儿童其他功能性消化疾患、儿童期功能性呕吐或吞气症、青少年反刍综合征、儿童反刍综合征、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儿童腹痛相关功能性胃肠病、腹型偏头痛、儿童功能性腹痛、婴幼儿功能性腹泻、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儿童非潴留性大便失禁
缩写婴儿功能性消化疾患、幼儿功能性消化疾患、儿童功能性消化疾患
别名小儿消化不良、孩子肠胃功能紊乱、儿童胃肠道功能障碍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婴儿、幼儿或儿童其他功能性消化疾患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婴儿、幼儿或儿童其他功能性消化疾患是指发生在这些年龄段的一系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包括年龄依赖性的慢性或复发性症状,这些症状不能通过结构或生化异常来解释。这类疾患主要影响胃和十二指肠的功能,表现为一系列上腹部不适的症状如腹痛、腹胀、餐后饱胀感、早饱、嗳气、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及呕吐等。具体亚型包括但不限于:儿童期功能性呕吐或吞气症、青少年反刍综合征、儿童反刍综合征、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儿童腹痛相关功能性胃肠病、腹型偏头痛、儿童功能性腹痛、婴幼儿功能性腹泻、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儿童非潴留性大便失禁。
病因学特征
-
多因素综合作用机制:
- 饮食和环境因素:不规律的饮食习惯、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不耐症)、高脂肪饮食以及家庭和社会心理压力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功能性消化不良。
- 胃肠动力障碍:这是导致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指的是胃肠道运动功能的紊乱,比如胃排空延迟或过快、小肠传输时间延长等现象,使得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正常推进受到影响。
- 神经-体液调节失衡:消化系统的运作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特别是副交感神经)的调控。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例如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或焦虑状态,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胃肠道蠕动节奏,进而引起症状。
- 内脏感觉过敏:部分患儿对胃肠道内部刺激表现出过度敏感,即使是轻微的压力变化也可能引发明显的疼痛或其他不适感。
- 幽门螺杆菌感染:虽然不是主要原因,但有研究表明某些情况下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参与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展过程,尤其是那些伴有胃炎表现的患者。
-
特定生理阶段的影响:
- 在婴儿期,随着辅食引入及断奶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的消化系统适应困难;进入学龄前至青春期期间,则更多见于因学习负担增加、情绪波动等因素导致的心理应激反应相关问题。
病理机制
-
胃肠道功能障碍:
- 胃肠道平滑肌层收缩能力减弱或协调性下降,造成食物滞留时间延长,从而促进气体积聚和发酵产物生成,加剧腹胀等症状。
- 胃底容受性舒张功能受损,限制了进食后的胃容量扩张,容易产生早饱感。
- 小肠水盐吸收效率降低,可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
-
胃酸分泌异常:
- 部分病例中存在基础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这不仅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炎症反应,还能通过激活迷走神经反射进一步扰乱胃肠节律。
- 另一方面,也有报道指出低胃酸水平同样能够影响食物分解过程,尤其是在处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时更为明显。
-
精神社会因素的作用:
- 持续存在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状态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间接作用于消化器官,改变其功能状态。
- 家庭关系紧张、学业竞争激烈等外部环境因素亦可成为触发或加重症状的重要诱因之一。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上腹部不适:最常见的主诉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性质多样,可以是钝痛、隐痛或是刺痛。
- 消化不良症状群:包括但不限于腹胀、打嗝、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 排便异常:部分儿童会出现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的现象,即所谓的“混合型”肠易激综合症。
婴儿、幼儿或儿童其他功能性消化疾患是一个复杂的临床实体,涉及多种潜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此类患者的管理需综合考虑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生活方式调整措施,并结合必要的药物干预以缓解症状。
参考文献:
-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 (2024). 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
- 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消化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 &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2024). 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