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晶状体或悬韧带结构发育异常Unspecified 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lens or zonula

更新时间:2025-06-18 20:44:15
编码LA12.Z

关键词

索引词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lens or zonula、未特指的晶状体或悬韧带结构发育异常、晶状体或悬韧带结构发育异常、晶状体异常、先天性晶状体畸形、先天性晶状体异常、晶状体和悬韧带畸形、先天性晶状体畸形和异位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晶状体畸形和异位
缩写晶状体或悬韧带结构发育异常NOS、晶状体-悬韧带发育异常NOS
别名晶状体或悬韧带先天性发育缺陷、晶状体-悬韧带先天性异常、晶状体或悬韧带先天性结构缺陷、晶状体-悬韧带先天性结构问题、先天性晶状体或悬韧带异常、先天性晶状体-悬韧带结构异常、晶状体或悬韧带发育缺陷、晶状体-悬韧带发育问题

未特指的晶状体或悬韧带结构发育异常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阳性
      • 直接观察到晶状体形态异常(如球形晶状体、局部缺损)或位置偏移(半脱位)。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证据
      • 显示悬韧带断裂、松弛或睫状体沟解剖结构异常。
  2. 支持条件(临床与遗传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视力模糊、复视或屈光不正(近视≥6.00D或远视≥+5.00D)。
      • 虹膜震颤或伴随眼压升高(≥21 mmHg)。
    • 遗传学证据
      • 基因检测发现PAX6、FOXE3等晶状体发育相关基因突变(需结合临床表现)。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视力模糊+屈光不正/复视)。
      • 家族史阳性(一级亲属存在先天性晶状体异常)。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 裂隙灯显微镜
    ├─ 晶状体形态评估(球形、缺损)
    └─ 晶状体位置评估(半脱位)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 悬韧带完整性检测
    └─ 睫状体沟深度测量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 晶状体边缘解剖细节
    └─ 视网膜-晶状体空间关系

  2. 判断逻辑

    • 裂隙灯检查
      • 晶状体半脱位:悬韧带断裂时,晶状体向颞下方移位,伴虹膜震颤。
      • 球形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显著减小(正常值:10-12mm),导致高度近视。
    • UBM检查
      • 悬韧带断裂:表现为睫状体与晶状体赤道部之间无纤维连接(正常悬韧带宽度:30-70μm)。
    • OCT检查
      • 晶状体边缘不规则:提示发育性形态异常,需排除外伤或手术史。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基因检测

    • PAX6基因突变:提示Aniridia相关晶状体异常,需筛查Wilms瘤风险(参考值:无致病性变异)。
    • FOXE3基因突变:与先天性白内障及小眼球综合征相关(参考值:无突变)。
  2. 眼压测量

    • 眼压≥21 mmHg:提示继发性青光眼风险,需联合房角镜检查(正常值:10-21 mmHg)。
  3. 屈光检查

    • 等效球镜≥±5.00D:提示严重屈光不正,需评估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正常值:-0.50D至+2.00D)。
  4. 血清学检测

    • 血钙/磷异常:排除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参考值:血钙2.2-2.6 mmol/L,血磷0.8-1.45 mmol/L)。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裂隙灯和UBM/OCT的影像学证据,结合典型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需分层进行:裂隙灯为首选,UBM/OCT用于悬韧带评估,基因检测指导遗传咨询。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结合临床,重点关注眼压、屈光度及遗传突变。

参考文献

  • 《眼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AO) 晶状体疾病诊疗指南
  • 《遗传性眼病基因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