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宫颈结构发育异常Unspecified 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cervix uteri
编码LB43.Z
关键词
索引词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cervix uteri、未特指的宫颈结构发育异常、宫颈结构发育异常
缩写宫颈发育异常、宫颈结构异常、宫颈畸形
别名宫颈发育问题、子宫颈畸形、宫颈发育不良、宫颈形态异常
未特指的宫颈结构发育异常(LB43.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明确显示宫颈结构异常(如宫颈缺如、闭锁、双宫颈或纵隔),结合术中探查证实宫颈发育不全(如纤维索状残迹)。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影像学证据:超声或MRI显示宫颈长度≤20mm、宫颈管宽度≥15mm(狭窄)或完全闭锁。
- 典型临床表现:原发性闭经(≥16岁无初潮)或周期性下腹痛(与月经周期同步)。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妇科检查体征:宫颈外口呈盲端/纤维索状(发生率>70%),或触及双宫颈/纵隔(发生率5%-10%)。
- 合并畸形证据:存在阴道闭锁、单角子宫等其他苗勒管发育异常(发生率30%-50%)。
- 内分泌与遗传学指标:
- 性激素水平正常(排除内分泌性闭经);
- 染色体核型异常(如45,X Turner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妇科检查] A --> C[经阴道超声] B --> D[宫颈形态评估] C --> E[宫颈长度/管径测量] E -->|异常| F[确诊检查] F --> G[盆腔MRI] F --> H[诊断性腹腔镜] G --> I[评估宫颈结构细节] H --> J[直视下探查残迹] I --> K[并发症筛查] J --> K K --> L[性激素六项] K --> M[染色体核型分析] K --> N[血清CA125] -
判断逻辑:
- 妇科检查:直接观察宫颈外口形态(盲端/双宫颈),阳性结果需影像学验证。
- 超声检查:
- 宫颈长度≤20mm→提示发育不全;
- 宫颈内径≥15mm→提示狭窄;
- 宫腔无回声区+密集光点→诊断宫腔积血(特异性>90%)。
- MRI(金标准):
- 冠状面宫颈结构模糊/缺失→确诊发育异常;
- 合并阴道闭锁/子宫畸形→明确畸形类型。
- 腹腔镜:
- 发现宫颈纤维索/残迹→直接确诊;
- 同时处理并发症(如巧克力囊肿)。
- 性激素六项:
- FSH/LH/E2正常→排除卵巢性闭经,支持结构异常诊断。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结果意义 | 临床处理建议 |
---|---|---|---|
性激素六项 | FSH: 5-20 IU/L | FSH/LH正常,E2正常→支持宫颈结构异常 | 转影像学检查 |
LH: 5-20 IU/L | FSH>40 IU/L→提示卵巢早衰 | 查染色体核型 | |
E2: 20-300 pg/mL | |||
染色体核型 | 46,XX | 45,X→Turner综合征(宫颈异常风险↑) | 遗传咨询+生育力评估 |
血清CA125 | <35 U/mL | >35 U/mL→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经血逆流) | 结合MRI评估盆腔病灶 |
血常规 | WBC: 4-10×10⁹/L | WBC↑+中性粒↑→提示宫腔积血感染 | 抗感染+手术引流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疑似病例:原发性闭经/周期性腹痛者→行妇科检查+超声初筛。
- 确诊步骤:
- 超声异常(宫颈≤20mm/闭锁)→盆腔MRI明确结构;
- MRI仍存疑→腹腔镜探查+术中活检。
- 并发症管理:
- CA125升高→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
- 染色体异常→多学科协作(遗传科+生殖科)。
参考文献:
- FIGO《女性生殖道畸形分类指南》(2021)
- ACOG Committee Opinion No. 728: Müllerian Agenesis (2018)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临床诊疗指南》(2023)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16(2):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