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隐睾Unspecified Cryptorchidism

更新时间:2025-06-18 16:38:21
编码LB52.Z

关键词

索引词Cryptorchidism、未特指的隐睾、隐睾、睾丸未降
缩写隐睾症
别名隐睾病、睾丸未降症、隐睾畸形

未特指的隐睾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定位异常
      • 超声、MRI或CT检查明确睾丸未下降至阴囊,位于腹股沟、腹腔或其他异常解剖位置。
    • 触诊体征
      • 单侧或双侧阴囊空虚,触诊未触及睾丸,或腹股沟区触及睾丸样组织。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内分泌依据)

    • 激素水平异常
      • 血清促性腺激素(FSH、LH)升高(FSH >10 IU/L,LH >5 IU/L),或睾酮水平低于年龄匹配参考值。
    • 伴随症状
      • 腹股沟区牵拉感、可复性肿块(提示合并腹股沟疝)。
    • 高危因素
      • 早产史、低出生体重(<2500g)、母体妊娠期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史。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初步诊断。
    • 若影像学无法定位,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持续性阴囊空虚体征(≥6月龄)。
      • 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参考值下限(提示睾丸功能障碍)。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
    │ 首选:阴囊/腹股沟超声 │
    └───────────────┘


    ┌────────────────┐
    │ 阴性或不确定 → 腹部MRI/CT │
    └────────────────┘


    ┌──────────────────┐
    │ 仍无法定位 → 腹腔镜检查(金标准)│
    └──────────────────┘

  2.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阳性标准:发现睾丸样组织回声,血流信号与正常睾丸相似。
      • 假阴性风险:高位腹腔隐睾检出率仅50%-60%,需结合触诊。
    • MRI检查
      • T2加权像高信号、均匀强化提示正常睾丸组织;边缘不规则强化需警惕恶变。
    • 腹腔镜探查
      • 直接可视化定位,可同期行睾丸固定术或切除术。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激素检测

    • FSH/LH升高:提示睾丸生精功能受损(如双侧隐睾患者FSH常>15 IU/L)。
    • 睾酮降低:若合并Leydig细胞功能障碍,可影响青春期发育。
    • AMH降低:反映支持细胞功能异常,与睾丸发育不良程度正相关。
  2. 肿瘤标志物

    • AFP升高(>10 ng/mL):需警惕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如卵黄囊瘤)。
    • β-hCG异常:提示绒毛膜癌或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可能。
  3. 精液分析(成年患者)

    • 少弱精症:精子密度<15×10⁶/mL,前向运动精子<32%,提示生精功能受损。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影像学明确睾丸异位 + 持续阴囊空虚体征。
  • 检查策略
    • 6月龄后首选超声筛查,1岁以上未降者需MRI评估。
    • 激素检测用于评估睾丸功能及手术时机选择(推荐6-12月龄手术)。
  • 异常指标警示
    • AFP升高需3个月内复查,持续升高者建议睾丸探查活检。
    • 青春期前AMH<35 pmol/L提示严重睾丸发育不良。

参考文献
EAU《小儿泌尿外科指南》(2023)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隐睾诊疗共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