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过早脱落Early exfoliation of teeth
编码LA30.50
关键词
索引词Early exfoliation of teeth、乳牙过早脱落、乳牙过早脱落 [possible translation]
同义词premature loss of primary teeth、Premature loss of teeth、premature shedding of deciduous tooth、Premature shedding of primary deciduous tooth、premature shedding of primary tooth、deciduous teeth, premature shedding、precocious exfoliation of primary teeth
缩写PLPT、PEPT
别名乳牙过早掉、乳牙掉得早、乳牙提前掉、乳牙过早掉光、乳牙早掉、乳牙提前没、乳牙提前下岗、乳牙提前退休、乳牙提前离开、乳牙提前告别、乳牙提前消失、乳牙提前结束使命、乳牙提前完成任务、乳牙提前换岗
乳牙过早脱落(LA30.50)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
牙齿缺失:
- 直接观察可见儿童口腔内存在早于生理性替换期缺失的乳牙位点(100%)。
-
疼痛与不适感:
- 在由龋病或外伤引起的病例中,患儿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炎症反应(40%-60%)。
-
咀嚼困难:
- 乳牙过早脱落可能导致咀嚼功能受损,进而影响食物的正常咀嚼和消化(50%-70%)。
-
言语不清:
- 乳牙过早丧失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发音,导致暂时性言语不清现象(30%-50%)。
-
心理影响:
- 由于外观改变,部分儿童可能出现自卑、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20%-4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
缺牙间隙变化:
- 缺牙部位邻近的牙齿可能会向空隙处倾斜移动,减少未来恒牙萌出所需的空间(80%-90%)。
- 对颌牙可能会过度萌出,导致咬合关系紊乱(70%-80%)。
-
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
- 牙槽骨在乳牙过早丢失后可能发生萎缩,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70%-80%)。
-
咬合关系失衡:
- 单侧或双侧乳牙缺失打破了正常的咬合力分布格局,长期以往可诱导对侧牙齿过度伸长、咬合平面倾斜乃至开𬌗等情况发生(60%-70%)。
-
局部红肿及炎症:
- 如果乳牙过早脱落是由于龋病或牙髓炎引起,局部可能会有明显的红肿、脓肿等炎症表现(40%-60%)。
-
继承恒牙位置异常:
- 乳牙过早丢失后,继承恒牙可能出现异位萌出,如第一恒磨牙(六龄齿)近中倾斜,挤压邻近的第二乳磨牙(50%-6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X线检查:
- X线片可以显示乳牙根部的情况,以及是否有恒牙胚的存在。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 牙根吸收:乳牙牙根过早吸收变短,影响继承恒牙牙胚的位置(80%-90%)。
- 恒牙胚发育情况:评估恒牙胚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判断是否受到乳牙过早脱落的影响(80%-90%)。
- X线片可以显示乳牙根部的情况,以及是否有恒牙胚的存在。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
牙周探查:
- 通过牙周探针检查牙周袋深度,评估牙周支持组织的状态(60%-70%)。
-
口内照相:
- 记录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的变化,便于随访和治疗计划的制定(70%-80%)。
注:临床表现因病因、年龄及个体差异而异。乳牙过早脱落不仅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和咀嚼功能,还可能导致后续恒牙萌出异常,引发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关系紊乱等问题。因此,及时诊断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