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以累及结缔组织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Unspecified Syndromes with connective tissue involvement as a major feature
编码LD28.Z
关键词
索引词Syndromes with connective tissue involvement as a major feature、未特指的以累及结缔组织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以累及结缔组织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缩写未特指结缔组织综合征、未特指结缔组织病
别名未特指的结缔组织异常综合征、未特指的结缔组织疾病
未特指的以累及结缔组织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LD28.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多系统结缔组织异常: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皮肤特征:皮肤松弛(拉伸后回弹时间>3秒)或萎缩性瘢痕形成(≥2处)。
- 关节特征:Beighton评分≥4分(儿童≥6分)或复发性关节半脱位(≥3次/年)。
- 多系统结缔组织异常: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支持条件(需满足≥3项)
- 心血管系统:主动脉根部扩张(Z值≥2)或二尖瓣脱垂(超声心动图证实)。
- 骨骼系统:脊柱侧弯(Cobb角≥10°)或胸廓畸形(影像学确认)。
- 眼部异常:晶状体半脱位(裂隙灯检查)或高度近视(屈光度≥-6.00 D)。
- 遗传学证据:结缔组织相关基因(FBN1/COL5A1等)存在意义未明变异(ACMG分类为VUS及以上)。
-
排他性诊断:
- 已排除以下疾病:
- 马凡综合征(无FBN1致病突变及典型骨骼特征)。
- Ehlers-Danlos综合征(无COL5A1/COL3A1明确突变及血管破裂史)。
- Loeys-Dietz综合征(无TGFBR1/2突变及动脉瘤证据)。
- 已排除以下疾病: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临床评估
├── Beighton评分
├── 皮肤弹性测试(拉伸回弹时间)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心动图(主动脉根部Z值、瓣膜功能)
├── 全脊柱X线(Cobb角测量)
├── 关节MRI(半脱位评估)
── 实验室检查
├── 基因检测(结缔组织病相关panel)
├── 炎症标志物(CRP、ESR)
── 专科会诊
├── 眼科(裂隙灯检查)
└── 遗传咨询 -
判断逻辑
- Beighton评分:≥4分提示全身关节过度活动,需结合皮肤表现综合判断。
- 超声心动图:主动脉根部Z值≥2时需每6-12个月随访,排除进行性扩张。
- 基因检测:检出VUS变异时需结合表型匹配性(如COL5A1变异+皮肤脆弱性)。
- 脊柱X线:Cobb角≥10°提示结构性侧弯,需骨科干预。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基因检测
- FBN1/COL5A1变异:
- 意义未明变异(VUS):需结合临床表型判断,若符合EDS/Marfan样特征可升级为可能致病。
- 明确致病突变:直接指向特定疾病(如检出FBN1致病突变则排除LD28.Z)。
- FBN1/COL5A1变异:
-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提示非特异性炎症反应,需排查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 ESR>20 mm/h:可能反映慢性组织损伤,但无疾病特异性。
-
影像学阈值
- 主动脉根部Z值≥2:提示血管结缔组织脆弱性,需限制剧烈运动。
- Cobb角≥20°:需支具治疗或手术矫正,防止呼吸功能受限。
四、诊断流程建议
- 初筛:Beighton评分+皮肤评估→可疑病例转诊遗传代谢科。
- 确诊:基因检测+多系统影像学→排除已知疾病后归入LD28.Z。
- 随访:年度超声心动图+脊柱X线监测进展。
参考文献:
- ICD-11 2023修订版(编码LD28.Z)
- 《美国医学遗传学会(ACMG)基因变异解读指南》2022版
- 《儿童结缔组织病管理共识》(J Pediatr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