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室上性缓慢性心律失常Other specified Supraventricular bradyarrhythmia
编码BC80.Y
关键词
索引词Supraventricular bradyarrhythmia、其他特指的室上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心房静止
缩写SSA
别名室上性慢速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缓、上位型缓慢性心律失常
其他特指的室上性缓慢性心律失常(BC8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心电图确诊:
- 静息状态下持续性或阵发性心率<60次/分(成人)
- 心电图显示室上性起源(P波形态正常或房性)
- 排除窦房结功能障碍(如窦性停搏>3秒)及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正常)
- 动态心电图(Holter)确认:
- 24小时平均心率<50次/分
- 最慢心率<40次/分持续≥5分钟
- 心电图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与生理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乏力/疲劳(≥3次/周) + 头晕/黑蒙(≥1次发作)
- 活动耐量下降(NYHA心功能分级≥II级)
- 诱发试验阳性:
- 颈动脉窦按摩后心率骤降≥50%持续>3秒
- 直立倾斜试验诱发心动过缓伴血压下降
- 药物反应排除:
- 停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72小时后心率仍<55次/分
- 典型症状组合: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
- 必须条件中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任意一项异常
- ≥2项支持条件(含至少1项症状组合)
- 特殊人群:
- 运动员静息心率<40次/分需排除生理性适应
- 确诊需同时满足: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核心检查] --> B[心电图] A --> C[动态心电图] A --> D[事件记录仪] B --> E[静息心率<60bpm] B --> F[P波形态分析] C --> G[24小时平均心率] C --> H[最慢心率记录] D --> I[症状-心率关联]
J[病因筛查] --> K[超声心动图] J --> L[运动负荷试验] J --> M[药物激发试验] K --> N[结构性心脏病] L --> O[变时功能不全] M --> P[药物敏感性]
Q[自主神经评估] --> R[倾斜试验] Q --> S[心率变异性] R --> T[神经介导机制] S --> U[交感/迷走张力]
判断逻辑:
-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 静息心率<60bpm → 初筛缓慢性心律失常
- P波形态正常但节律缓慢 → 室上性起源
- 夜间最慢心率<40bpm → 排除生理性适应
- 运动负荷试验:
- 峰值心率<预测值85% → 变时功能不全
- 恢复期心率下降延迟 → 自主神经失衡
- 倾斜试验:
- 血压下降伴心率骤降 → 神经介导性晕厥
- 超声心动图:
- 左室肥厚/EF降低 → 结构性心脏病病因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电解质检测:
- 血钾>5.5mmol/L:抑制传导系统,需紧急降钾
- 血镁<0.7mmol/L:增加心律失常风险,需静脉补镁
-
甲状腺功能:
- TSH>10mIU/L:甲状腺功能减退致代谢性心动过缓
- FT4<0.8ng/dL:需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
心肌标志物:
- 高敏肌钙蛋白↑:提示心肌缺血损伤传导系统
- BNP>400pg/mL:心功能不全继发心动过缓
-
自身抗体:
- 抗SSA/Ro阳性:自身免疫性传导系统病变标志
- ANCA阳性:血管炎累及心脏传导束
-
药物浓度:
- 地高辛>2ng/mL:洋地黄中毒致房室传导抑制
- 胺碘酮>2.5mg/L:诱发窦房结功能障碍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核心: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证实室上性缓慢性心律失常
- 病因分层:
- 优先排除药物/电解质因素
- 次查甲状腺/结构性心脏病
- 最后评估特发性/自身免疫性
- 功能评估:
- 变时功能不全→运动试验
- 自主神经失调→倾斜试验+HRV
参考文献:
- ACC/AHA/HRS《2023心动过缓临床管理指南》
- ESC《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共识》
-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12th ed.)第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