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继发性高血压Other specified Secondary hypertension
编码BA04.Y
关键词
索引词Secondary hypertension、其他特指的继发性高血压、肾实质病变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肾血管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肾血管病引起的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肾血管病致高血压、肾血管病致继发性高血压、纤维肌性增生引起的肾动脉狭窄、血管炎性肾动脉狭窄引起的动脉高血压、先天性畸形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急进性肾病伴高血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进行性肾病伴高血压、良性肾血管性高血压、恶性肾血管性高血压、恶性肾性高血压、恶性继发性肾血管性高血压、与肾小管疾患有关的继发性高血压、假性醛固酮增多症I型、Liddle综合征、假性醛固酮增多症2型、盐皮质激素受体功能获得性突变引起的高血压、早发性高血压伴妊娠期加重、假性醛固酮减少症2型、假性低醛固酮血症2型、假性醛固酮缺乏症2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2a型、假性醛固酮缺乏症2a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2b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2c型、假性醛固酮缺乏症2c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2d型、假性醛固酮缺乏症2d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2e型、与先天性心脏疾患有关的继发性高血压、与先心病有关的继发性高血压、主动脉弓梗阻引起的高血压、继发于主动脉弓梗阻的高血压、主动脉弓阻塞所致继发性高血压、主动脉弓阻塞所致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伴内分泌失调、内分泌疾患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引起的高血压、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引起的高血压、继发于药物治疗的高血压、药物治疗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
缩写SH
别名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高血压
其他特指的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持续性高血压:非同日三次测量,坐位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 明确继发病因证据:通过影像学、实验室或病理检查确认以下任一病因:
- 肾脏疾病:肾动脉狭窄(造影显示狭窄≥70%)、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活检证实)。
- 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肾素比值>30 + 确诊试验阳性)、库欣综合征(午夜皮质醇>5 μg/dL +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异常)。
- 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缩窄(CT血管造影显示狭窄压差>20 mmHg)。
- 药物因素:明确致高血压药物使用史(如NSAIDs、糖皮质激素),且停药后血压恢复正常。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顽固性高血压:对≥3种足量降压药(含利尿剂)反应不佳。
- 特征性临床表现:
- 低钾血症(血钾<3.5 mmol/L)伴碱中毒(提示盐皮质激素异常)。
- 上肢血压显著高于下肢(主动脉缩窄)。
- 阵发性头痛/心悸/多汗(嗜铬细胞瘤)。
- 年龄与病程特征:
- 发病年龄<30岁或>55岁突发高血压。
- 既往血压正常者短期内进展为重度高血压(≥180/110 mmHg)。
-
阈值标准:
- 确诊:必须同时满足"持续性高血压"和"明确继发病因证据"。
- 高度疑似:符合"持续性高血压" + 任意2项支持条件,需启动病因筛查流程。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病因定向检查]
A --> A1[病史与体格检查]
A --> A2[基础实验室:血钾、血肌酐、尿常规]
A --> A3[心电图、肾脏超声]
B --> B1[肾脏疾病方向]
B1 --> B1a[肾动脉超声/CTA]
B1 --> B1b[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B1 --> B1c[肾活检]
B --> B2[内分泌疾病方向]
B2 --> B2a[醛固酮/肾素比值]
B2 --> B2b[皮质醇节律+地塞米松试验]
B2 --> B2c[儿茶酚胺代谢物检测]
B --> B3[心血管疾病方向]
B3 --> B3a[四肢血压测量]
B3 --> B3b[主动脉CTA/MRI]
B --> B4[药物与OSA方向]
B4 --> B4a[药物史追溯]
B4 --> B4b[多导睡眠监测]
判断逻辑:
-
初筛异常导向:
- 低钾血症→优先排查内分泌疾病(醛固酮/肾素比值)。
- 蛋白尿/血肌酐升高→优先肾脏疾病检查(肾动脉超声)。
- 上肢血压>下肢血压→立即行主动脉影像学检查。
-
病因确诊逻辑:
- 肾动脉狭窄:肾动脉CTA显示狭窄≥70% + 肾静脉肾素比值>1.5。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肾素比值>30 + 盐水输注试验后醛固酮>10 ng/dL。
- 嗜铬细胞瘤:24小时尿变肾上腺素升高3倍以上 + 肾上腺CT/MRI占位。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电解质与肾功能:
- 血钾<3.5 mmol/L:
- 意义:提示盐皮质激素过多(原醛症、库欣综合征),需查醛固酮/肾素比值。
- 处理:补钾+螺内酯试验性治疗,阳性者进一步确诊。
- 血肌酐升高(男>1.3 mg/dL,女>1.1 mg/dL):
- 意义:肾实质损伤标志,需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
- 处理:eGFR<60 mL/min/1.73m²时启动肾脏病因筛查。
- 血钾<3.5 mmol/L:
-
激素与代谢指标:
- 醛固酮/肾素比值>30:
- 意义:原醛症筛查阳性,需确诊试验(卡托普利试验/盐水输注试验)。
- 处理:确诊后行肾上腺CT,手术或盐皮质激素拮抗剂治疗。
- 午夜皮质醇>5 μg/dL:
- 意义:库欣综合征可能,需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处理:地塞米松后皮质醇>1.8 μg/dL者转内分泌科。
- 醛固酮/肾素比值>30:
-
尿液检查:
- 尿蛋白/肌酐比≥30 mg/g:
- 意义:肾小球损伤标志,提示肾实质性高血压。
- 处理:定量24小时尿蛋白,>1g/d者行肾活检。
- 尿蛋白/肌酐比≥30 mg/g:
-
动态血压监测:
- 夜间血压下降<10%(非杓型):
- 意义:提示OSA或肾性高血压,需排查睡眠呼吸暂停。
- 处理:多导睡眠监测(AHI≥5确诊OSA)。
- 夜间血压下降<10%(非杓型):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必须明确继发病因(影像/实验室金标准)且符合高血压标准。
- 筛查重点:顽固性高血压、年轻/老年突发高血压、低钾血症患者需系统病因排查。
- 关键检查:
- 初筛:血钾、肾动脉超声、醛固酮/肾素比值。
- 确诊:病因特异性检查(如肾动脉造影、盐水输注试验)。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
ESH/ESC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
《威廉姆斯内分泌学(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