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心肌炎Other specified Myocarditis
编码BC42.Y
关键词
索引词Myocarditis、其他特指的心肌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扩张型心肌病、与非特异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心肌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心肌炎、胶原血管病致扩张型心肌病、结缔组织病伴心肌病、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红斑狼疮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成骨不全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系统性硬化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川崎病引起的心肌炎
缩写OMI
别名其他特指心肌炎、指定性心肌炎、特定类型心肌炎、特殊类型心肌炎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其他特指的心力衰竭--未特指的心力衰竭--右心室衰竭--高输出综合征--双心室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BD11 左心室衰竭
BD11.0射血分数保留的左心室衰竭BD11.2射血分数减低的左心室衰竭BD11.Z未特指的左心室衰竭BD11.1射血分数中间范围的心力衰竭病程分级
BD11.1慢性BD11.1急性具有病因
非器官特异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4A44.8血栓闭塞性血管炎4A4Y其他特指的非器官特异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4A4Z未特指的非器官特异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4A44.A1肉芽肿性多血管炎4A42系统性硬化症4A42.Z未特指的系统性硬化症4A41.11副肿瘤性多发性肌炎4A41.1多发性肌炎4A41.1Y其他特指的多发性肌炎4A41.1Z未特指的多发性肌炎4A45抗磷脂综合征4A45.Z未特指的抗磷脂综合征4A40.1药物性红斑狼疮4A44.0髋部和肩部的假性多关节炎4A45.2妊娠期抗磷脂综合征4A44.3单器官血管炎4A44.1主动脉弓综合征4A45.3狼疮抗凝物-低凝血酶原血症综合征4A45.1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4A44.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4A44.AY其他特指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4A44.AZ未特指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4A44.4结节性多动脉炎4A41.01幼年型皮肌炎4A40红斑狼疮4A40.Y其他特指的红斑狼疮4A40.Z未特指的红斑狼疮4A44.6Sneddon综合征4A44.92IgA血管炎4A43.22儿童干燥综合征4A42.1弥漫性系统性硬化症4A42.2局限性系统性硬化症4A43.2干燥综合征4A43.2Y其他特指的干燥综合征4A43.2Z未特指的干燥综合征4A44.2巨细胞动脉炎4A43.4弥漫性嗜酸性筋膜炎4A43.1Mikulicz 病4A44.7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4A42.0小儿系统性硬化症4A44.B0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4A41.21非炎性包涵体肌病4A41特发性炎性肌病4A41.Y其他特指的特发性炎性肌病4A41.Z未特指的特发性炎性肌病4A44.5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4A41.00成人皮肌炎4A44.9免疫复合物性小血管炎4A44.9Y其他特指的免疫复合物性小血管炎4A44.9Z未特指的免疫复合物性小血管炎4A44.90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4A44血管炎4A44.Y其他特指的血管炎4A44.Z未特指的血管炎4A44.91低补体血症荨麻疹性血管炎4A41.10幼年多发性肌炎4A43重叠或未分化的非器官特异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4A43.Y其他特指的重叠非器官特异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4A43.Z未特指的重叠非器官特异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4A41.0皮肌炎4A41.0Z未特指的皮肌炎4A44.B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4A44.BY其他特指的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4A44.BZ未特指的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4A40.0系统性红斑狼疮4A40.0Y其他特指的系统性红斑狼疮4A40.0Z未特指的系统性红斑狼疮4A40.00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皮肤4A41.20炎性包涵体肌炎4A44.A2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4A45.0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4A43.3混合性结缔组织病4A43.20原发性干燥综合征4A43.21继发性干燥综合征4A41.2包涵体肌病4A41.2Z未特指的包涵体肌病4A43.0IgG4相关疾病4A44.A0显微镜下多血管炎4A44.A0成骨不全其他特指的心肌炎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心肌炎是一种心脏肌肉(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其病理过程可以是局灶性或弥漫性。根据病程及严重程度可分为急性心肌炎、暴发性心肌炎、慢性活动性心肌炎等类型。根据ICD-11分类,"其他特指的心肌炎"特指由特定可识别的病因引起,但不符合其他已明确定义的心肌炎亚类(如病毒性心肌炎、巨细胞性心肌炎等)的病例,例如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心肌炎。
病因学特征
-
非器官特异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可通过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或直接炎症浸润导致心肌损伤。
-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原表述“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偶见心肌受累,但发生率较低。
- 川崎病:急性期可并发冠状动脉炎及心肌炎,是儿童心肌炎的常见病因之一。
- 结节病:肉芽肿性炎症累及心肌时属于此类(原“成骨不全”不典型,调整为更符合临床实际的病因)。
-
感染因素:
- 部分非典型病原体(如立克次体、寄生虫)或特定病毒感染(如HIV)可能参与发病,但需排除典型病毒性心肌炎分类。
-
药物或毒素诱导:
- 某些药物(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氯氮平)或毒素(如重金属)可通过免疫毒性或直接损伤诱发心肌炎。
-
代谢与内分泌异常:
- 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嗜铬细胞瘤等疾病可能因高代谢状态或儿茶酚胺过量导致心肌炎症反应。
病理机制
-
自身免疫反应:
- 自身抗体或致敏T细胞攻击心肌抗原,导致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坏死及修复性纤维化。
-
病原体相关损伤:
- 病原体直接侵袭心肌细胞或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发交叉免疫反应。
-
非免疫性损伤:
- 药物或代谢产物可直接干扰心肌细胞代谢,引发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表现
- 心功能不全:急性期可表现为暴发性心力衰竭,慢性期多为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 心律失常: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严重者可致猝死。
- 非特异性症状:乏力、运动耐量下降,部分患者伴发热或胸痛(与心包炎共存时更显著)。
- 血流动力学障碍:暴发性心肌炎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参考文献:《中华内科杂志》关于心肌炎的研究综述,《American Heart Journal》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章。请注意,以上信息基于当前可获得的公开资料整理而成,具体诊断和处理建议遵循专业医生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