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稀疏是很多现代人都关心的健康问题。不少人觉得“脱发就是肾虚”,但中医临床发现,约70%头发稀疏的人都对这个说法有误解——头发健康其实和全身机能密切相关,得结合身体状态综合看。
肾精亏虚型脱发的特点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说“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但不是所有脱发都是肾虚,得“对证”判断。肾精亏虚型脱发有这些典型表现:
- 头发像枯草一样,干枯易断、没有自然光泽;
- 同时伴随腰酸腿软、晚上频繁起夜等“肾弱”症状;
- 还有手心脚心发热、晚上睡觉出汗的阴虚表现;
- 舌头偏红、舌苔很少,脉搏摸起来又细又快。 这类人大多有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习惯,慢慢耗损了肾精,得通过调理逐步补回“底子”。
气血和头发的“共生密码”
头发的生长全靠气血“滋养”,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毛囊就得不到足够营养,自然会掉发。常见的气血问题分三种:
- 脾胃弱:没法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营养,吸收不好;
- 爱生气、压力大:导致气血“堵”在体内,没法运到头皮;
- 特殊时期:比如产后、大病刚恢复,身体处于“虚损状态”。 这种脱发通常会伴随面色发黄、指甲脆弱、容易疲劳等全身症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就能明显改善。
现代生活催生的“新型脱发”
现在的生活方式还会引发一些“新类型”脱发,得特别注意:
- 压力性脱发:长期精神紧张会让“压力激素”皮质醇异常,直接影响头发生长;
- 头皮菌群失衡:头皮上的细菌、真菌乱了“秩序”,会破坏毛囊微环境;
- 暂时休止性脱发:大病、手术或重大变故后,身体进入“修复期”,头发会暂时掉得多。 比如有人长期戴口罩,前额闷出毛囊炎导致脱发,就是现代环境带来的问题——这些细节都可能影响毛囊健康。
自己能做的“脱发小测试”
- 拉发测试:用手轻拉5-6根头发,观察断发数量,连续测3次取平均;
- 晨起观察:早上起床看看掉的头发根有没有萎缩、变透明;
- 头皮评估:用手机微距等放大设备看头皮——油亮的多是湿热证,干涩的一般是血虚证。
综合养护:这样做最养发
- 吃对食物:多吃坚果(比如核桃、杏仁),帮助身体吸收脂溶性营养素;
- 护理头皮:用指腹轻轻按摩头皮,配合草本成分的清洁产品;
- 规律睡觉:尽量在22点到24点之间入睡,因为这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对头发修复很重要。
什么时候得赶紧去医院?
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
- 三个月内掉发量比平时多了一半以上;
- 出现一块一块边界清晰的脱发区;
- 头皮发红、痒、疼,有明显炎症。 医院会用毛囊镜、微量元素检测等方法精准找原因,别自己乱补“补肾药”——不对证的话,反而可能加重问题。
头发健康是全身状态的“外在信号灯”,不管是哪种脱发,都得先搞清楚“为什么掉”,再选对方法。别盲目信“补肾治所有脱发”的老观念,科学养护、对证调理,才能慢慢养出健康的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