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性教育缺失令大量年轻人面临风险,产生的后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醒目:不断增加的感染艾滋病毒人数和出人意料地高的堕胎率。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1月30日报道,肖袅(音)还在上高中时,有一次老师把班上所有女生叫到一起,告诉她们如果遭到强奸,应该服用紧急避孕药。
报道称,这就是她接受过的正规性教育的极限了。然而对于大量中国年轻人来说,他们接受的性教育还没达到这个程度。
中国在12月1日开展世界艾滋病日的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如今性教育缺失产生的后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醒目:不断增加的感染艾滋病毒人数和出人意料地高的堕胎率。
中国是一个很传统、内敛的国家,不像西方国家那么开放、直白。这就导致在性教育这一块,在国外已经有了多年性教育课程。他们把性教育和孩子一般要学习的课程放到同等的地位。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国外妈妈都在他们的随身包包里放避孕套,时刻教育着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而在中国呢,由于性教育的敏感性,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谈性,也会心生顾忌、难以启齿。老师们都认为性教育是家长的责任。而事实是爸爸妈妈们对性爱都是遮遮掩掩的,就怕孩子们知道。稍微开放一点的爸妈还讲的不清不楚的。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网络飞速发展的社会,各种信息充斥着网络。这所有的一切导致孩子对性爱更加好奇,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想要去了解它,更甚者偷吃禁果弄出人命。对于性教育我们可以客观理性的对待,家长们应准确的给出孩子们想要的答案,让他们了解性、了解爱、了解情。
儿童性教育实行的年龄和内容
性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性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要从刚出生的0岁开始。为什么性教育要从0岁开始,是因为幼年时期的错误性观念可导致成年后的性生理或性心理障碍,从而能毁掉一生的美好性生活。儿童早期性教育有以下内容:
1、言语或非言语的性心理启蒙教育:从婴儿出生后,就要时刻注意通过言语、非言语等潜移默化的途径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性观念的培养和教育。最初的内容是帮助儿童尽早正确而恰当地建立性别认同意识以及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具体做法是新出生的婴儿如是男孩儿,就要为他取个具有男性特色的名字,并给予穿戴男童装束;是女孩儿,就要取个女孩儿的名字,给其穿女童服装。当长到1~2周岁时,刚学说话就要常常提示儿童:“你是个男孩儿”或“你是个女孩儿”。这样,即可尽快帮助孩子及早建立与形成性自认的意识,这属于性别认同教育。
2、教会孩子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女性和男性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在社会生活中所充当的社会角色也有明显的性别区分,从婴幼儿时期选择玩具开始,就要注意性别角色的区别。在组织孩子的游戏活动中, 也要注意确定与性别有关的主题以及在游戏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性别角色的演练,这都是儿童早期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3、正确认识性器官及其功能,防止形成性压抑心理:有的专家观察到,婴幼儿也常出现性冲动,如玩弄生殖器、抚摸外阴等。当婴幼儿出现这些性冲动时,不要责怪, 更不要打骂,而是要巧妙地加以引导,以转移注意力。有的父母在思想观念中仍存在着“生殖器是脏东西、见不得人”等错误观念,通过言语、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性观念,使孩子从幼小心灵中就埋下了“生殖器是见不得人的脏东西,谈论性问题耻辱”,孩子长大后就容易形成性压抑,甚至导致性心理障碍。
4、培养孩子良好的性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性心理品德:自婴幼儿时期开始直到青少年时期,是心理素质与心理品德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性心理素质与心理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在此时期,家长、老师都要时时刻刻注意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性心理素质和性心理品德的培养。如培养男性儿童男子汉气十足的仪表、神态与心理状态;培养女性儿童文静、细腻、耐心、温柔等女性心理品质。这样,儿童长大成人后,即可具有较强的处理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张晓萌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艾滋 性教育
-
男子猥琐妇女染艾滋 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
2016年3月11日傍晚6点时多,被告人林某驾驶着二轮摩托车沿国道205线,从沙县青州镇涌溪村往沙县青州镇方向行驶时,看到正在路上独自行……详细>>
-
双胞胎被喂错母乳或染艾滋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14日报道,英国威尔士王妃医院被起诉将别的妈妈的母乳错喂给了一对双胞胎。这对双胞胎日前接受了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等传染……详细>>
-
没有“乱来”会得艾滋病?哪些行为会导致HIV感染?
-
众所周知,艾滋病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行为、母婴和血液传播。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方法能彻底根治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会直接攻击免疫系统……详细>>
-
彭丽媛出席中非艾滋病防控活动 呼吁关爱病人
-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约翰内斯堡出席“中非携手迈向没有艾滋病的未来”中非艾滋病防控倡导活动,同南非、加纳等10个非洲国家元首夫……详细>>
-
联合国发布《中英文艾滋病相关用词指南》 纠正常见错误
-
艾滋病感染者在许多情况下经历着各种歧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1月4日推出了《艾滋病相关用词使用指南》。这份指南不仅列出了相关词汇的中英文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