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食物本身会使人上瘾 无脂无糖等于没有热量吗?
据俄罗斯“Aksakal.tv”新闻网1月6日消息,营养学家通过一系列研究得出结论称,部分食物能够使人产生依赖性,尤其是含有糖分和脂肪,即对人体有害的食物。
研究表明,糖和脂肪会促进人体内产生多巴胺和5-羟色胺,正是这两种激素使人产生快乐和保持内心平静。而由于大脑习惯性通过食物获取大部分这类激素,就导致人对含有糖和脂肪的食物产生依赖性。
对人体有害的食物有哪些?
1、松花蛋
松花蛋含有一定量的铅,常食会引起人体铅中毒。铅中毒时的表现为失眠、贫血、好动、智力减退等。
2、加糖鲜榨橙汁
加了糖的橙汁比汽水的热量还要高,糖分也比汽水多。推荐吃原水果。
3、臭豆腐
臭豆腐在发酵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污染,它还含有大量的挥发性盐基氮和硫化氢等。它还是分解蛋白质的腐败物质,对人体有害。
4、味精
每人每日摄入味精量不应超过6克,摄入过多会使血液中谷氨酸的含量升高,限制了人体利用钙和镁,可引起短期的头痛、心慌、恶心等症状,对人体的生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5、猪肝
每公斤猪肝含胆固醇达400毫克以上,摄入胆固醇太多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故猪肝一次不宜吃太多。
6、爆米花
爆米花中含铅量高达10毫克/500克左右,对人体,特别是对儿童的造血系统、神经和消化系统都有害。
无脂无糖等于没有热量吗?
误区一:清淡、低脂=低热量
一看到“清淡、低脂”字样,很多消费者就觉得此类产品可以敞开肚子吃。其实不然。经检测,大部分 “清淡、低脂”产品并非低热量。
“低脂”代表每100克食物的脂肪含量等于或少于3克,而“低热量”则代表每100克食物内含有少于40卡的热量。比如标有“低脂”的优酪乳,脂肪含量较低,但糖分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5块半方糖的热量。不仅如此,有时候“清淡”一词也会指产品淡味、浅色或松软的质地,而并非低脂、低热量,这是商家的陷阱。
误区二:无脂、无糖=没有脂肪和糖
食品贴上“无脂”是不是就不含脂肪呢?当然不是。每份食物中脂肪少于0.5克的产品即可贴上“无脂”标签。所以,“无脂”只是脂肪含量较低,“脱脂”牛奶、“无糖”乌龙茶或花茶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误区三:无反式脂肪=无脂肪含量
出于健康的考虑,食品制造商都在争先恐后地去除大部分产品中的反式脂肪。但在有些情况下,商家用饱和脂肪代替反式脂肪,其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如同糖分一样,每份食物中反式脂肪少于0.5克的食品可贴上“无反式脂肪”标签。如薯片、曲奇、烘烤等精加工食品,包装上印有醒目的“无反式脂肪”的字样,但其背后可能意味着更多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责任编辑:林宗可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去医院检查抑郁需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度抑郁患者如何治疗好
2025-05-14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几种
2025-05-14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怎么才能好起来
2025-05-14检查抑郁一般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医是否可以治疗男性脱发
2025-05-14男性脱发是否会遗传
2025-05-14男性脱发的危害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