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热点事件 > 正文

国医大师张琪:妙用“三伏贴”冬病夏治不成问题

2015-07-10 14:27:25      家庭医生在线

夏至过后,到中医院进行穴位贴敷的人多了起来。国医大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教授张琪认为,利用三伏天天气热、气温高、阳气盛的特点,结合不同病情,将“三伏贴”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通过经络传导,温补阳气、驱寒祛邪,可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张琪介绍,人体阴阳气血依季节而变。在“三伏天”这一时期,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中医讲求“冬病夏治”,即对易在冬季发作、加重的疾病,利用夏天这一缓解期进行调理,温煦肺、经阳气,依病施方,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病状。

张琪说,“冬病夏治”可采取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方法,但最典型、常用的是穴位贴敷,简称“三伏贴”,它是根据不同病症,辨证选取辛温祛寒、理气活血的中药而制成的,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对治疗呼吸系统、风湿、儿科、脾胃疾病、泌尿系统及过敏鼻炎有很好的效果。

如针对过敏性鼻炎,利用三伏天,在人体脊柱上统辖全身阳脉的“督脉”运行之处进行穴位贴敷,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鼻炎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儿童体禀少阳,夏天阳气最旺,使用“三伏贴”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小儿遗尿、肺炎、厌食、腹泻等症,疗效显著。连续贴敷三年以上,病情将得以控制或减轻,还可降低冬季患感冒频率。

据了解,使用“三伏贴”对于预防中风、失眠、焦虑、高血压、动脉硬化、脑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也有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病因的疗效,体现中医传统的“治未病”思想。

医生特别提醒,敷用“三伏贴”前应做好身体清洗,衣着清凉,避免过多出汗。如感到局部灼热痛痒,可随时揭去药膏。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少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患肺炎、接触性皮炎、感染性疾病者不宜使用。孕妇、心肺功能不全、活动性肺结核者则要禁用。

相关链接:贴“三伏贴”有讲究

在贴治前,市民应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三伏贴”贴敷的适应症主要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如果患者处于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或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如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同时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这几类患者不适应贴“三伏贴”。

贴敷“三伏贴”有何注意事项?

三伏贴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头伏是7月18日,中伏是7月28日,末伏是8月7日,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最佳。连续贴敷3年达到最佳效果。敷贴对象为2岁半以上的儿童及成年人。在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贴药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可以忍受。

(责任编辑:邹春媚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今年四个伏天要贴“四伏贴”

与往年不同,今年有4个伏天,即头伏7月17日至7月26日、中伏7月27日至8月5日、闰中伏8月6日至8月15日、末伏8月16日至8月25……详细>>

三伏天只喝热水可逼出一年的寒气?专家:太夸张

三伏天,吃冰棍,喝冷饮是最过瘾痛快的事情。近日,在朋友圈里却流传一条冬病夏治的养生方法:三伏天期间不喝冰镇饮料,喝热水可把体内多年的寒气……详细>>

[7.2]广东省中医院:2019年“三伏贴”天灸,7月2日正式开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贴敷正当时”详细>>

伏天应抓住"冬病夏治"好时机

三伏将至,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天气最热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数伏是夏天最难熬的日子,其实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普通人看来三伏难熬,但在中医专家……详细>>

国家中医药局:严禁非医疗机构开展三伏贴服务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加强“三伏贴”技术应用管理,规范临床应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临床疗效。特别指出,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详细>>

  • 江晓生

  • 杨卓欣

  • 张竞之

  • 曹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