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专家访谈 > 正文

曾其毅:不期望治了多少人 希望不治死一个人

2015-07-10 13:27:22    作者:邹莲  家庭医生在线

从医32年来,他坚持阅读英文的医学书藉;他是业界公认的不按常规治疗的大胆医生;他也因为执意坦言,被称为“另类”医生;他是儿科专家,更是危重症的急救专家;他不玩微博,不玩微信;他说,“我从医最大愿望‘不治死一个病人’”。本期家庭医生在线专访人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员会专家——曾其毅。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 曾其毅

要约曾其毅院长采访是非常难的。熟知他的知情人透露:基本上约不到的,要找他,除非来办公室“堵”上他,就可以抽空聊上几句。家庭医生在线编辑却意外地在一个会议的间隙,偶遇曾其毅院长,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小时的采访时间,在访谈中,曾院长也首次敞开心扉畅谈从医过程中的心历路程,让我们有幸了解到一位医者的从医经历。

19岁意外学医成为当地“神医”

30多年前,年仅19岁的曾其毅响应号召下乡锻炼,来了韶关某茶厂。“有一次从县城返回农场,在路上见到一位阿婆,提着重重的一篮子东西,步伐蹒跚。我就这么两三步跑到阿婆身边,帮她拎起了篮子。就这么一提,提了2公里。”对于这次改变人生的偶遇,曾其毅记忆犹新。

“后来才知道这位阿婆是有一定背景的人物,是一位老革命,老军医,因当时文革期间挨批斗,被遣送到和我同一个茶场‘劳动改造’。又因为她有专长,后来被安排在茶场我们连队当医生,属‘被管制使用人员’。后来被‘解放’回广州任职重要工作。当她准备离开农场回城的时候,推荐了我接她的班,当起了队医。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下乡知青,开始跟她学医,后来又参加了赤脚医生培训班的学习并到大医院短期进修。”

曾其毅坦言,“那时候对医学是完全不懂的,所幸,无论工作中,进修时候我都遇到了好老师,自己也比较努力看书学习,从一些打下手的工作做起,到开一些简单的药方,工作竟然也能对付,还受到职工和当地老乡的好评。有一年流感暴发,其他连队的职工和家属很多都染上了流感,发病率高达53%,唯独我所在的连队只有三人染上流感。”原来,曾其毅早已悄悄为这次流感做足了准备,采好中草药,煲好药汤,队里的每人干活前必喝一碗,就这样有效地预防了流感。年轻的曾其毅成了农场的“神医”人物,慕名找他看病的群众越来越多,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做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

32年坚持阅读英文专业书藉 不玩微信 只为更好地钻研医学

回城后,曾其毅考取了广州医学院,开始如渴似渴地学习医学知识。

为了全面掌握和更新医学知识,从医32年来,他都坚持阅读英文医学专业书藉和文献。他说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原因,中国西医方面的水平和国际学术界还有差距,阅读英文医学专业书藉和文献可以尽快提高专业水平,二是可以了解前沿的医疗信息和最新进展。曾其毅说,人体是复杂的,作为医生,需要全面掌握人体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对病人进行治疗。他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叠厚厚的英文资料,笑着说:“这是今天的要‘学习’的。”

家庭医生在线总编辑郑珮华女士认识曾其毅多年,她透露:“曾院长学英文很晚,20多岁才开始学,非常刻苦,努力,学得很好。在广州的医学界,估计很少有英文比他更好的专家了。”

在微博、微信大行其道的时候,曾其毅说,没开微信,“把时间花在社交工具上太浪费了,我喜欢有点时间就看看医学书藉。”

顶着巨大风险行非常规疗法 只为“不治死病人”

“现在医学界,很多医生总是宣传,治疗了多少个病人,做了多少台手术。我的愿望是‘不治死一个病人’。并不是说我是全能的,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我有能力救的人,就救,没有能力救的人,就把病人推荐给有能力的人来救。”曾其毅的从医理想看上去很“保守”,但我们了解到,他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式却很“大胆”。

一位从其他医院送过来的14岁女孩,转院过来的时候被诊断为重症腮腺炎合并重症胰腺炎病毒性脑炎,已经导致多器官损伤并处于昏迷状态,情况非常危急。之前其他医院一直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使用了大量抗生素和激素,治疗效果不好。曾其毅果断决定停用抗生素和激素,用自创“抗炎鸡尾酒疗法”进行治疗。这个在其他医院被拒收的“高危”女孩,经急救治疗,第二天病情就明显好转,第三天即可出院回家了。

在看似神话的故事背后,曾其毅笑笑,一句话轻描淡写地带过:“也不是用了什么神奇的办法治病救人,只是熟知人体的情况,进行了一些顺应的治疗而已。”

曾其毅说,每次用非常规手法对病人进行治疗,也顶着巨大的压力。但病人的性命重要,顾不了太多。

有一位某大学的领导,某天突发呼吸心跳停止,瞳孔已没有反射,脑电图也几乎接近消失,多科室多位专家联合抢救,也无效。曾其毅到场后,立刻提出自己的治疗方案,用药有违常规。专家们持不同的意见,为治疗方案争论不休。最后那位领导夫人毅然决定按曾其毅院长的方案治疗,并提出所有治疗都要经曾院长同意。家属的信任是基于多年来对曾院长的为人和工作态度了解。经过多个日夜的坚持和努力,在曾其毅院长的带领下,在医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位领导终于被抢救过来了,并且没有留下严重后遗症。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奇迹般的故事。现在,这位领导夫人经常对人说:“没有曾院长的治疗,就没有我先生的生命!”

对于此病例,曾其毅平淡地说:“参与治疗的医生,他们其实也是好心,想救人的,虽说是常规治疗,但按这种常规治疗的方式治下去,老领导真的没救了。”

“我经常面对按常规治疗可以免责,违规治疗可能会被问责的两难选择。但最后不得不冒违规救人的风险。”

“其实,医生真的很需要担当!”

“在我心里,生命高于一切!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会立于不败之地!”

事后,其他医生也会提醒他:“这种方法只有你敢用,我们可不敢,出了问题担不了责。”每当这个时候,曾其毅总会想起小时候看病的经历,不用担心付不起药费,不用怀疑医生不尽责……当年的场景是那么的温馨而和谐。而现在,因为医患关系的紧张,导致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以至于医生的每个治疗步骤,都严格按章程,不敢丝毫越位。在治病救人的时候,首先保证的是治疗不违规。曾其毅介绍,学术界高水平专家已有共识:对于高危患者,机械地使用常规治疗和标准疗法会增加死亡率,降低生存率。

调配有经验的医生到基层才能缓解就医难

曾其毅认为,医患矛盾这么紧张,还真是关系到医改的核心问题,他透露已数次在政协会议和有关部门的会议上提过建议:

一是放开基层医疗市场,调配有资质的医疗技术人员,让他们享受一定的政策,导向他们去基层。预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责任心比治疗要高。把素质好,品德好的医护人员放到基层去。

曾其毅介绍到,“在国外,做家庭医生的收入是高过做医院专职医生的。所以,国外的初保医疗水平就高。在国内,建议在三甲医院工作训练3年以上年资的医生,去到基层,到社区去,让他的薪水要高于大医院,这样才能留住人才,最终解决小病就近治的问题。”

二是50岁以上,有经验,有技术,有管理能力,有大量病人追随,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的老医生,以招标的方式,让他们托管社区服务中心,给他们目标,由政府购买服务,让他们获得较丰厚的收入,借助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来保证基层医疗保健水平,这样就能提高整个社会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

曾其毅坦言,“我觉得这个办法不用试点,应该是可行的。承包到家,责任到人,可以很好的解决周边群众就医难的问题。我们医院有位老医生,退休后,自己在番禺开了一个诊所,业务开展得很好,很多病人都慕名而来。”

编后语:采访前,想象中的“大胆神医”曾其毅院长应该是一位性格迥异,个性张扬,不食人间烟火的大神,但现实中的他却是一位亲切、儒雅、知识渊博的仁心医者。他治病救人的神奇疗法来源于他对医学知识的不懈钻研,来自于从医30多年的经验累积,还缘于他治病救人为先的坚定信念。

更多内容,请点击:曾其毅专访专题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本文指导医生:
曾其毅
擅长疾病:
炎症、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和人工机械通气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处于国... [详细]

(责任编辑:邹莲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曾其毅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曾其毅专访

漏斗胸男孩误诊误治三年 省二医矫形术成功治愈

疾病新闻讯 16岁的阿元来自东莞,三年前发现胸部逐渐凹陷,家人陪伴下辗转多家医院未获救治。近日,家庭医生在线了解到,阿元在母亲陪同下到广……详细>>

中山一院为熊猫血患者施“无血”双瓣置换术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成功为一名200多斤重的“熊猫血”患者施行双瓣置换术,术前多方寻来备用的珍贵“熊猫血”一滴……详细>>

陈燕铭:患者感激的笑容是我坚持从医唯一理由

人物志栏目讯 初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特诊医疗中心陈燕铭主任,是在暴雨过后的下午。“步履明快,嗓音铿锵有力,相貌清秀,笑容甜美”,是我对……详细>>

一家三儿“未老先衰” 专家确诊为早老症

近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皮肤科罗迪青教授等人发现并确诊的一例罕见“下颌骨肢端发育不良综合征A型”(早老症)家系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详细>>

陆正齐:最大心愿就是当一名好医生

提起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科主任陆正齐教授,很多患者都竖起大拇指点赞。大家对他的评价为:医术高超,对病人有耐心,为人大度,责任心强。而……详细>>

  • 龙浩

  • 张世忠

  • 张泽舜

  • 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