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母乳喂养能降低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
《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1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母乳喂养能降低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母乳中含有许多免疫活性成分并能抵抗炎症,从而有助于婴儿免疫系统的发展。
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癌症,占儿童肿瘤发病的约30%。
在这项新研究中,以色列海法大学研究人员对1960年以来18项母乳喂养和儿童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共包括1万余名白血病患儿和近1.8万名正常儿童。
研究显示,与没有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时间较短的儿童相比,母乳喂养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月的儿童,罹患白血病的风险降低19%。
研究还发现,与没有母乳喂养的儿童相比,母乳喂养的儿童,无论喂养时间长短,罹患白血病的风险平均要低11%。
论文指出,母乳喂养“极易获得、成本低廉”,有许多潜在的健康益处,应多向公众而不仅仅向母亲宣传,以便母乳喂养更多地被社会接受。
相关链接:母乳喂养知识知多少?
1、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品和饮料,孩子出生后6个月龄内可只喂母乳,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或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对母乳的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孩子满6个月后,在逐步给孩子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2、产前准备
母亲在怀孕期间体重应增加12—14公斤,贮存足够的脂肪,以供产后哺乳时消耗能量。而且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还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儿死亡的危险。
3、产后早开奶
产后2周内是实现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产后1小时内早开奶至关重要,应帮助新生儿尽早进行第一次吸吮,使母亲尽早建立泌乳反射,以促进母亲早下奶。
4、促进乳汁分泌的有效方法
按需哺乳:婴儿3个月内应频繁吸吮,只要孩子想吃就喂,每日不应少于8次,这样频繁的吸吮刺激,可促进乳汁早分泌、多分泌。
排空乳房:每次哺乳时应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先从未喂空的一侧开始。如果乳汁太多,应将多余的乳汁挤出,否则将影响乳汁再分泌。
乳房按摩:产后只要做到早开奶,勤让孩子吸吮,乳房是不会太胀满的,乳房按摩是为了促进乳汁分泌,具体方法是:在按摩前热敷乳房,从外侧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这样可以促进乳房血液循环,起到刺激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5、母乳喂养的技巧
哺乳前的准备:哺乳应在婴儿清醒时,并且已更换尿布,体位舒适的状态下进行。哺乳前先让婴儿用鼻子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这些母子皮肤接触的小动作及婴儿的气味,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俗称“来奶经了”。
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部得到支撑,脸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婴儿的下颌贴在乳房上,嘴张得很大,妈妈趁机把乳头放入婴儿口中,让婴儿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婴儿下唇向外翻,婴儿嘴上方的乳晕要比下方多。婴儿慢而深地吸吮,可听到吞咽声,这表明含接乳房姿势正确,吸吮有效。哺乳过程要进行母子交流,如眼神和话语或抚摸。
哺乳次数:3个月龄内的婴儿应按需哺乳。从4—6个月龄起应逐渐定时喂养,每3—4个小时一次,每日不应少于6次。可逐渐减少夜间哺乳,帮助婴儿形成夜间连续睡眠的能力,但有个体差异,应区别对待。
6、哪些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若母亲正在接受放化疗、患活动性肺结核且未经有效治疗、患乙型肝炎且新生儿出生时未接种乙肝疫苗及肝免疫球蛋白、hiv感染、乳房上有疱疹、吸毒等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母亲患其它疾病或服药时,应咨询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可以哺乳。
(责任编辑:詹远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去医院检查抑郁需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度抑郁患者如何治疗好
2025-05-14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几种
2025-05-14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怎么才能好起来
2025-05-14检查抑郁一般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医是否可以治疗男性脱发
2025-05-14男性脱发是否会遗传
2025-05-14男性脱发的危害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