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8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主办、阿斯利康中国协办的“下一个十年,下一个飞跃”中国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10年高端峰会在穗召开。峰会回顾了伴随着靶向治疗药物与技术进入中国、肺癌治疗突飞猛进的十年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EGFR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的最新进展;并对各方携手、共促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张兰军教授(左)和杨衿记教授(右)接受媒体现场提问
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已进入广州、深圳、珠海三市医保
根据2014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广州市肺癌发病率为47/100,000,肺癌已成为广州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每万名广东居民中就有5人罹患肺癌,已从国际公认的中等发病水平进入到高发水平。同时,以肺癌为首的肿瘤发病率老龄化现象明显,45岁以上人群癌症发病率趋势直线上升。
针对肺癌诊疗,杨衿记教授表示:“除传统肺癌治疗‘三板斧(手术、化疗、放疗)’以外,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的应用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面对分期、分型不同的患者,如何选择合理用药尤为关键。针对适应人群使用分子靶向药物,即患者需有相关基因突变,且治疗药物可命中该突变,才能使其发挥更好疗效,如检测EGFR基因发生突变,该患者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可达70%-80%。
目前,肺癌靶向药物易瑞沙已被纳入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医保范畴。基于此,肺癌患者可以选择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治疗,不仅能延长患者生存、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极大减少家庭经济负担。两位教授同时表示:“目前广东省仍有许多地区的医保未能覆盖靶向药物。希望通过政企多方协作,建立合理共付机制,减轻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经济压力,使更多患者家庭获益。”
十年历程,我国肺癌治疗水平已经与国际水平同步
2005年,随着易瑞沙(化学名:吉非替尼)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正式进入靶向治疗时代;十年来,晚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增加2.4倍,从此前的14.1个月延长至33.5个月;五年生存率从8%增长到18%;由于靶向治疗是在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靶点,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波及正常细胞组织,患者在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肺一科行政主任杨衿记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在杨衿记教授曾参与的一项“易瑞沙(化学名:吉非替尼)泛亚洲研究计划(2006-2009)”中,该计划入组1217位不吸烟的肺腺癌晚期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试验,分别服用易瑞沙和传统化疗。一年后,易瑞沙治疗组病人存活率约为传统化疗组的3.7倍。杨衿记教授表示:“对于服用易瑞沙组的患者而言,其癌细胞被完全控制几乎不再增殖,疾病无进展期”约为9.5个月,而这类肺癌晚期患者过去存活时间约仅半年。
相比于韩国地区19.3个月,日本地区27.2个月的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数据,我国肺癌治疗水平已经与国际水平同步。十年来,已有20万余名中国患者通过易瑞沙(化学名:吉非替尼)的治疗得到生存获益;癌症治疗也伴随着靶向治疗方案的日渐成熟而向慢病治疗的理念与方向发展。”
未来肺癌防治六要素:
加强控烟与肺癌防治、重视肺癌早诊早治、推进临床规范化诊疗和基于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肺癌个体化治疗和精确治疗、进一步加强卫生经济学研究、加速新药研发与转化。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张兰军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张兰军教授指出:“肺癌是全球头号癌症杀手,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多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肠癌死亡人数的总和。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中国肺癌死亡率与30年前相比上升了465%,肺癌已成为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诊疗工作任重道远。
十年来,肺癌基因检测逐渐普及,在国家卫计委临床病理质控中心(PQCC)和阿斯利康公司的大力推动下,2014年我国已有超过100家医院建立EGFR基因突变院内检测平台,为肺癌个体化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了保障。同时,血液检测已于近日纳入易瑞沙(化学名:吉非替尼)的说明书更新,标志着从血液(血浆)标本中获取循环肿瘤DNA(ctDNA)也可作为EGFR检测的补充手段。通过对北上广等八个城市的调研发现,肺癌EGFR基因检测率为51%,从全国来看,检测率只有27%,对比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超过80%的检测率相去甚远,我国的EGFR基因检测亟待进一步加强。”
杨衿记教授和张兰军教授现场演绎十周年纪念手势“飞跃”
靶向药物改变了肺癌诊疗思维,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张兰军教授强调:“切实加强肺癌防治与控烟,重视肺癌早诊早治,积极推进临床规范化诊疗和基于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肺癌个体化治疗与精确治疗,并进一步加强卫生经济学研究对改善我国肺癌发病情况十分重要。同时呼吁各级政府、学会协会、医疗机构、制药企业等各方携手,加速新药研发与转化,使更多患者通过创新治疗药物实现最终治疗获益。”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姚银康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
“中文版癌症综合信息库网站”正式上线
-
29日,“中文版癌症综合信息库(Physician Data Query)网站”(简称“中文版PDQ网站”)正式上线。网站首批发布的内容……详细>>
-
市售蚊香无毒无味?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
夏季到了,蚊香成了家中常备的物品。在济南批发市场上,记者发现市面上销售的蚊香种类繁多。一盒一般在两三块钱左右,大多声称是无毒无味的。市售……详细>>
-
如何眼看手摸出癌症信号
-
很多人谈癌色变:肺癌、肝癌、肾癌……别说老人,就是年轻人想想也觉得可怕!但你知道吗,如此恐怖的癌症,其实早期可以通过手摸、眼睛看就能提前……详细>>
-
滥用胡萝卜素可致癌?怎样科学补充胡萝卜素?
-
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无论是在菜市场还是超市,总会有人络绎不绝的去买胡萝卜,都是看中了胡萝卜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可见在人们眼中,胡萝……详细>>
-
日常生吃这一物最抗癌
-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周生吃两次大蒜的人,患肺癌风险几乎降低一半。中国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选取了两组受试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