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医药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许强:地震预警系统已研发成熟

2015-03-09 10:16:26      家庭医生在线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尝试协调推广地震预警播报系统。”7日下午,在科技界政协委员联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许强表示,近年来一直都在关注地震预警系统的他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研发成熟。

许强介绍,其实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是两个概念,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告诉大众。地震预警,则是指地震发生后,会产生P波和S波,利用P波到达而S波尚未抵达之际的一个时间差,提醒百姓迅速逃生。

“P波是不会对建筑物产生破坏的。”许强说,在P波出现后,会有十几甚至几十秒的间隔,之后才会有S波出现。而当S波出现后,才会对建筑产生极大的破坏,“所以P波和S波之间的这点时间,恰是地震灾害逃生的最佳时机。”

据了解,我国目前在地震预警技术方面已成熟,特别是在雅安地震之后,已经开始很好的利用这一预警体系。许强坦言,在地震出现后,作为预警系统,会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短信等方式发出相应的信息,但这些都必须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构建,但目前而言,这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完善,“所以我希望国家可以协调并推广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的技术原理

地震的成因是由于地下几公里至数百公里的岩体发生突然破裂和错动。而这些破裂和错动释放的能量又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出去。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当地震发生后,要等相应的地震波传播到人所在的位置。这个时间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空间。

地震发生时,首先出现的是上下震动的P波,震动幅度较小,要过大约10秒到1分钟时间,水平运动的S波才会到来,造成严重破坏。地震预警就是利用地震发生后,P波与S波之间的时间差。原理上,在距离震源50公里内的地区,会在地震前10秒收到预警信息;90-100公里内的地区,能提前20多秒收到预警信息。根据数据准确估计震级、震中位置以及快速估计地震对预警目标的影响等。

“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的区别

“地震预警”并非“地震预报”,两者不属同一概念。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事先发出通告;而“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也称作“震时预警”。

地震预警(earthquake early warning),不是地震预测或预报。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先发出通告;地震预警则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区域前,向其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告知当地人们采取应急措施,尽可能减少伤亡。

(责任编辑:詹远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