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说,对发病24小时内给予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轻型卒中(中风)患者而言,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将这些患者90天内卒中发生风险降低32%,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研究人员说,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心脑血管血栓形成,从而预防脑卒中复发。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研究人员将5100多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轻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展了针对轻型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全球最大的随机对照试验。它首次证明,短程、急性期给予阿斯匹林加氯吡格雷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轻型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
研究人员表示,基因可能会影响氯吡格雷疗效,快代谢基因组和慢代谢基因组复发率大概差3倍,这个差别是巨大的。他们还进行了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预计今年年底就会有相关数据发表。
相关阅读:
阿司匹林防中风宜饭前半小时吃黑木耳可防脑卒
健康提醒
多吃黑木耳、每天喝点醋等也能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今年66岁的周先生患高血压已经十几年了。上周一,他早上起床觉得头晕,右手手指有点发麻。周先生并没太在意,还是和往常一样与太太去喝早茶。谁知喝着喝着,周先生突然一边脸僵硬,半侧身子麻木,整个人瘫倒在餐桌旁。紧急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脑卒中。
“脑卒中的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我们科的病床常年都是满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潘小平告诉记者。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约有脑血管病患者1300余万人,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每年卒中死亡人数165万人,也就是每12秒有一个中国人发生卒中、每21秒有一个中国人死于卒中。
饭前服阿司匹林
一般不影响肠胃
据了解,年龄、性别、人种、家族史、低出生体重等是国际上公认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这类因素是不可改变的。但是,还有另一个脑卒中高危因素是可改变或控制的,包括:不良饮食习惯、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房颤、缺乏运动、颈动脉狭窄、绝经后激素治疗等。
专家指出,预防卒中,要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入手,例如控制好血糖、血压和体重。同时,有大量研究显示,服用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病患者中可有效降低严重心脑血管事件风险1/4,所有血管事件下降1/6。
但是,不少人在吃阿司匹林的过程中往往有忧虑,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担心药物对胃肠道的损害。潘小平指出,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阿司匹林大部分都是肠溶性的,这类阿司匹林在肠道分解,可以把对胃部的影响降到最低。但要注意的是,以往有些病人因为担心阿司匹林伤胃,总喜欢在饭后服用。但其实肠溶片服药25分钟后才会分解,空腹的情况下,药片一般25分钟就能到小肠。如果进食了食物,药片和食物一起挤在胃部,25分钟内可能到达不了小肠,在胃部就分解了,反而有可能引起胃痛, 所以建议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在饭前吃。
食物防卒中
黑木耳是首选
除了药物,潘小平提倡还可以通过食物预防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尤其对于年轻、暂时没有基础病的人群,食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众多食物中,潘小平最推崇的是黑木耳和醋。
医学研究证实,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软化血管,使血液活动顺畅,减少心血管病发生。黑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经常食用利于使体内产生的垃圾及时排出体外。至于醋,可以选择镇江醋、山西陈醋,“每天喝少量的醋可以润肠通便,软化血管。”潘小平自己的服用方法是,每天清早把一小杯醋兑到250毫升的温水里,然后再加一汤匙蜂蜜,空腹喝下去。
“此外,每天喝少量红酒,每周吃一次鱼都是经过临床研究证实可以改善血管状况,预防脑卒中的食物疗法。”潘小平说。
(责任编辑:贝贝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
“君力达”荣登2020-2021中国家庭常备药品牌榜,守护健康,祝君一臂之力
-
“君力达”荣登2020-2021中国家庭常备药品牌榜,守护健康,祝君一臂之力。详细>>
-
卫计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 加快推进持续发展
-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重要……详细>>
-
创胜集团宣布新型死亡受体5激动剂抗体申请中国临床试验获得受理
-
创胜集团(Transcenta Holding)今日宣布其新型死亡受体5 (DR5) 激动剂抗体(内部称为JCT205)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详细>>
-
英23岁女孩服避孕药引发心脏病 避孕药中毒知多少?
-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29日报道,来自英国萨里郡吉尔福德的23岁女孩萨拉·布里松(Sarah Brison)服用避孕药后,第二天清晨心……详细>>
-
广东省内首次实现“医药分家” 广州市妇儿中心已取消门诊药房
-
从2月8日起,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将成人门诊药房移出医院,患者在看病后,可在院内缴费或不缴费直接打印处方单,持处方单、诊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