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员会 杨国安主任
据介绍,上海市患者李某,男,87岁,2月19日发病,3月4日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上海市患者吴某,男,27岁,2月27日发病,3月10日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安徽省滁州市患者韩某,女,35岁,3月15日发病,目前病情危重,正在江苏南京积极救治。3例病例临床表现均为早期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进而发展为严重肺炎和呼吸困难。截至目前,3例确诊患者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3例病例的8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异常情况。
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目前尚未纳入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国内外也没有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1、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2、禽流感病毒怎样传播?
禽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人类对禽流感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禽流感病毒中缺乏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除非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否则它很难侵犯人类,导致人与人间传播。人禽流感的发生,目前只可能是因接触的病禽而感染。人感染病毒的几率很小。
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3、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5、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是什么?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6、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①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②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1~2次开窗换气至少3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③注意饮食卫生,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不生食禽肉和内脏。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④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要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⑤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⑥ 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⑦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此外,由于医务人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接诊疑似或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即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和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7、禽流感病毒并不可怕
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很容易杀灭;以下方法均可杀灭禽流感病毒。
①常用消毒剂可将其灭活: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②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禽流感病毒在65°C加热30min或煮沸状态下2min以上可灭活。单对低抗温抵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在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
③病毒在阳光直射下会失去活性: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h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平时衣物多晒太阳是预防禽流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尹浩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
中超重新开赛后将取消握手,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握手能传染哪些致病菌?
-
手是身体上最脏的部位,因为手每天会触碰很多东西,难免沾染人们所看不到的病毒和细菌。若吃饭前没有洗手,手中的细菌或病毒可能跟随食物进入体内……详细>>
-
甘肃1-4月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51例 疫情缓慢上升
-
日前,我省手足口病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今年1月到4月14日,全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51例,均为较轻症状,没有死亡病例报告。相对于全……详细>>
-
31省区市新增确诊病例17例,其中湖北5例?夏季带口罩会面临哪些问题?
-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但每个人也不能松懈,出门戴口罩是降低被感染风险的最好方法。但随着夏季来临,天气越来越炎热,经常戴……详细>>
-
有外卖小哥患病前一直送餐 非常时期还能点外卖吗?
-
很多人在疫情防控期间一直不敢点外卖,坚持吃家常便饭,这个坚持看来是对的。日前深圳市通报了一个案例,1名外卖员被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在……详细>>
-
战“疫”日记|病人的理解,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严峻形势,中山医人争先请战,驰援武汉,用最美的逆行践行着“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