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从何而来?临床对此如何治疗?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18-12-15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诱因,骨质疏松症治疗

人从中年迈向老年的过程中,钙量代谢也处于负平衡,肾气减弱,工作强度降低,加之运动量的减少,肌肉变得松弛,患上骨质疏松的概率大大增加。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哪些呢?

老人为何易患骨质疏松?

1、年龄

40~5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骨实体逐渐减少,骨质消失率,在男子每年为0.5%,女子每年为1%。

2、饮食钙不足

导致净钙吸收呈负平衡,为了维持血钙恒定,就必须从骨骼中动员钙进入血液,钙摄入不足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已得到临床证实。

3、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

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尤为显著,此激素水平增高使骨质吸收活动增强,骨质消失增快。

4、维生素D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低

维生素D可促进肠粘膜上皮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使肠粘膜对钙的主动吸收增加。维生素D不足,影响钙的吸收。

5、雌激素缺乏

妇女在绝经后的负钙平衡是绝经前的2倍或更多,因此,雌激素对骨质吸收可能有一种张力性抑制作用,雌激素缺乏则导致骨质吸收增加。许多研究证明,绝经后妇女用雌激素治疗可减少骨质消失,停药则复如故。

骨质疏松是老人最为常见的通病,骨质疏松怎么治疗比较好?

1、多吃富含钙的食物

骨质疏松症预防的关键是合理安排饮食结构。更年期的女性要多食入一些含钙、磷、维生素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青花菜、海带、乳制品、虾皮等,以弥补体内与骨质代谢有关物质的不足。饮食治疗贵在长期、合理的调节饮食,短时间内暴饮暴食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

2、激素疗法

严格的讲,激素治疗属于药物治疗,但有其特殊性。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所用的激素不同于常用的固醇类激素,而是性激素。性激素可刺激骨骼的形成,减少骨质分解,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对于绝经后产生的骨质疏松,性激素的治疗更为重要、有效。但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3、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主要是将电、光、声等现代化理疗仪器作用于人体及骨骼之上,促进骨骼的合成。主要包括超声波、超短波、磁疗、热疗等。

4、心理疗法

心理治疗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种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的症状轻重与人的心理状态关系密切。心胸广阔、心情愉快、性格豁达者症状往往较轻,治疗效果也好;心胸狭窄、性格怪僻、心情压抑者症状常表现得较重,治疗效果也较差。因此,心理状态的调整日益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