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食用过多超加工食品对身体的影响
Study finds what happens to your body when you eat too many ultra-processed foods, ETHealthworld
华盛顿讯:超加工食品(UPFs)是经过工业加工的产品,例如汽水、零食和加工肉类,富含添加剂但营养成分被剥离。在美国,数百种此前人体未知的新成分如今占成年人平均饮食的近60%和儿童饮食的近70%。这些产品降低了营养价值,延长了保质期,并往往增加人们的摄入量。在美国,超加工食品约占每日热量摄入的60%,其高消费已被证实与肥胖、癌症、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早逝风险增加相关。
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查尔斯·施密特医学院(Charles E. Schmidt College of Medicine)的最新研究表明,摄入最多超加工食品的人群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更高,这种蛋白是炎症的敏感标志物和心血管疾病的强预测因子。此前,美国全国代表性人群中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与hs-CRP水平的关联数据较为有限。发表在《美国医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者每日热量摄入中位数为35%来自超加工食品,最低组仅占0%至19%,最高组则达60%至79%。
在考虑年龄、性别、吸烟、身体活动及其他健康指标后,研究人员发现,最高摄入组(每日热量60%至79%来自超加工食品)相比最低摄入组,hs-CRP水平升高的可能性高出11%。中等摄入组(40%至59%)风险增加14%,而20%至39%摄入组风险小幅上升7%,但无统计学意义。特定人群风险尤为突出:50至59岁成年人相比18至29岁人群,炎症标志物升高的风险高26%;肥胖者相比健康体重人群风险高80%;当前吸烟者相比从不吸烟者风险高17%。有趣的是,缺乏身体活动者与符合活动指南者相比,风险无统计学显著增加。
“这些发现基于美国成年人的大规模全国代表性样本,明确表明摄入最高量超加工食品的人群,其关键炎症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更高,”资深作者、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FAU)医学系教授兼主任艾莉森·H·费里斯医学博士(Allison H. Ferris, M.D., FACP)表示。“该结果不仅对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策略具有重要启示,也为未来理解并降低超加工食品消费相关健康风险的研究指明方向。”
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中9254名成年人的数据,包括饮食、hs-CRP及其他健康因素。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以总热量百分比衡量,并分为四组。他们采用包括逻辑回归在内的统计方法,检验超加工食品消费与炎症的关联。“C反应蛋白由肝脏产生,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是一种简单、经济且高灵敏度的炎症测量方法,也是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可靠预测指标,”合著者、查尔斯·H·亨内肯斯医学博士(Charles H. Hennekens, M.D., FACPM, FACC)表示,他同时担任理查德·多尔爵士(Sir Richard Doll)医学与预防医学讲席教授及施密特医学院高级学术顾问。“我们认为,医疗专业人员可能需要主动向患者说明超加工食品的风险,并建议增加全食物摄入。”
作者还强调了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的显著上升,尤其在年轻成人中,认为超加工食品消费增加可能是促成因素之一,并可能与其他胃肠道疾病相关。研究将超加工食品问题与烟草历史类比,指出过去数十年间,累积证据和进步卫生官员的努力才推动了禁烟政策;他们相信超加工食品将经历类似轨迹,公众意识提升最终将驱动有意义的公共卫生行动。“生产超加工食品的跨国公司影响力巨大,如同过去的烟草公司,因此促进全食物和减少超加工食品消费的政策变革可能需要时间,”亨内肯斯补充道,“但政府在减少有害添加剂、改进食品标签以及在学校项目中推广健康选项的努力,是朝着正确方向的重要步骤。同时,医疗提供者应意识到许多人面临获取经济健康选择的挑战,这需要更广泛和协调的公共卫生响应。”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