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国立大学医院发现通过血液检测实现儿童烟雾病早期诊断的新生物标志物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Suggests Early Diagnosis of Childhood Moyamoya Disease with Blood...
首尔国立大学医院研究团队近日发现可通过血液检测实现儿童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早期诊断的新生物标志物,并能预测治疗效果。研究团队通过分析患者血液样本发现,一种名为"miR-512-3p"的微小RNA(miRNA)在烟雾病患者体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这种生物标志物与异常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在早期诊断和治疗靶点方面展现出重要潜力。
由首尔国立大学医院儿科神经外科金承基(音译)教授、JLK医疗科技公司高恩贞(音译)博士及儿科癌症与罕见病支持项目崔承雅(音译)教授共同领导的研究团队于7月31日宣布,他们在儿童烟雾病患者的血浆中发现新型生物标志物miR-512-3p,并公布了其功能与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向大脑供血的颈内动脉分支部位血管进行性狭窄,最终导致血流不足。为代偿血流,脑部会生成异常的微血管网络,但这些血管既无法充分供血又容易破裂,可能引发脑梗死、脑出血等严重儿童脑卒中事件。
此前确诊烟雾病的标准检测方法是侵入性脑血管造影,这对儿童患者造成较大负担。虽然也有MRI血管造影(MRA)等非侵入性检测手段,但血管狭窄的影像学表现有时会夸大病情,且难以准确评估脑底部的烟雾状血管,导致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受限。因此医学界一直呼吁开发液态活检(通过血液等体液进行诊断)方案。
研究团队对23名烟雾病患儿和13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样本中的细胞外囊泡(EV)进行分析,最终锁定miR-512-3p生物标志物。细胞外囊泡是细胞释放的微小颗粒,内含miRNA等遗传信息,在细胞间信号传递和物质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烟雾病患者体内的miR-512-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97)。进一步研究证实该miRNA作用于调节血管生成的RHOA信号通路,通过抑制"ARHGEF3"基因的表达,干扰血管生成过程。换言之,研究团队发现miR-512-3p通过RHOA通路在异常血管网络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还验证了抑制miR-512-3p功能是否能恢复ARHGEF3的表达并改善血管生成能力。实验中通过抑制该miRNA后发现,内皮集落形成细胞(ECFCs)的GTP酶活性提升2.3倍,血管生成能力增强1.7倍。GTP酶活性的增加意味着促进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重要信号通路被激活,这表明miR-512-3p不仅是烟雾病的诊断标志物,还可作为治疗靶点。
miR-512-3p的诊断准确性评估显示AUC值达0.82,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烟雾病诊断效能。研究团队表示,这项成果标志着烟雾病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有望实现通过非侵入性血液检测对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并辅助治疗决策。
首尔国立大学医院儿科神经外科金承基教授表示:"本研究证实通过血液检测实现烟雾病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期待利用这一生物标志物,使儿童患者能够尽早确诊并获得个性化治疗。"
本研究获得韩国研究基金会、首尔国立大学医院研究基金及李健熙儿童癌症与罕见病攻克项目资助,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该研究成果包括基于miR-512-3p表达水平的烟雾病诊断技术及使用"ARHGEF3"基因的治疗筛选方法,相关技术已完成韩国国内专利注册。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