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研究揭示两项关键安全建议
Snake bite study says these 2 things can help keep you safe
佛罗里达大学以其每年对全球鲨鱼咬伤事件的研究而闻名,但该校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则深入探讨了更为致命的一种物种——毒蛇在过去20年的咬伤情况。
在一个“佛罗里达现象”已成为奇怪行为代名词的州,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并不令人惊讶的事实:在当地一家医院报告的咬伤事件中,大多数受害者为成年男性,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故意与野生毒蛇互动。
“通常情况下,人们被咬是因为无意中的互动——他们偶然碰到蛇或伸手去拿东西时没有看到伪装的蛇,”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医学博士兼大学助理教授诺曼·L·比蒂表示,“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是在主动寻找这些蛇。”
研究还揭示了对所有蛇咬伤受害者的重要信息:大多数人等待治疗的时间过长,并且许多人尝试了过时的自救方法。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美国每年大约有7,000至8,000人被毒蛇咬伤。尽管每年只有五人死亡,但长期受伤的可能性要大得多,10%到44%的响尾蛇咬伤受害者会遭受持久伤害,如手指丧失。
据早前的研究报道,全球范围内,蛇咬伤每年导致约12.5万人死亡。在缺乏救命抗蛇毒血清的地区,毒蛇咬伤尤为致命。
20年蛇咬数据的发现
佛罗里达大学的四名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了蛇咬受害者的病历记录,发现尽管在美国47个州都有毒蛇分布,但蛇咬治疗仍研究不足。他们检查了在盖恩斯维尔UF Health Shands医院接受治疗的546例病例。
比蒂表示,从被咬到首次看医生的平均时间约为两小时。即使是对东部菱斑响尾蛇或木响尾蛇等高毒性蛇种咬伤的患者,平均就医时间也超过一小时。
研究发现,近10%的患者首先尝试了“可能有害”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已不再被医生推荐,例如使用止血带或试图吸出毒液。
“如果你被毒蛇咬伤,你应该去看医疗专业人员进行监测,”比蒂说。“有些蛇咬是所谓的‘干咬’,即几乎没有毒液进入伤口,但进行初步评估非常重要。”
虽然主要罪魁祸首——侏儒响尾蛇和棉口蛇——并不令人意外,但比蒂对其他四种较少见蛇种的“大量存在”感到惊讶。
研究表明,颜色可能在咬伤中起作用,更多咬伤来自容易伪装的蛇。然而,研究人员还指出,两种占总咬伤数超过50%的蛇种——侏儒响尾蛇和棉口蛇。
东部菱斑响尾蛇是美国毒性最强的蛇之一。这种蛇目前仅占据其历史栖息地的3%,正在接受濒危物种法案的审查。
UF研究中的咬伤分布
在50多例蛇咬中,蛇种未知或未具体说明,约5%的病例归因于非佛罗里达本地的外来蛇种。以下是其他蛇种的分布情况:
- 27.8% —— 侏儒响尾蛇
- 27.1% —— 棉口蛇
- 15.9% —— 东部珊瑚蛇
- 7.9% —— 东部菱斑响尾蛇
- 3.1% —— 木响尾蛇
- 2.9% —— 南方铜头蛇
“典型的”佛罗里达
德兰市爬行动物探索中心的所有者兼毒液生产商卡尔·巴登并未参与盖恩斯维尔的研究,但他对该研究的准确性印象深刻,并表示这证实了佛罗里达州及全国范围内的蛇咬信息。
佛罗里达州通常有更高比例的挑衅性蛇咬,巴登说。“部分原因可能是佛罗里达州本身,”这里有六种毒蛇,还有活跃的爬行动物贸易和多个毒液生产设施。
在美国七个主要生产用于制造抗蛇毒血清和医学研究的毒液的设施中,四个位于佛罗里达州,包括巴登的Medtoxin毒液实验室。
被蛇咬后应该怎么做?
- 保持冷静,不要奔跑
- 立即拨打911并寻求紧急医疗援助
- 从安全距离拍摄蛇的照片。识别蛇的身份有助于确保使用正确的抗蛇毒血清
- 不要使用止血带
- 不要试图吸出毒液,也不要切割或切开伤口
- 在前往医疗机构途中,将受影响的肢体抬高
治疗蛇咬
由于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中三分之一的咬伤是由于有意互动造成的,且大多数咬伤(62.7%)发生在手和手指上,研究表明许多咬伤是可以预防的。
“我们确实发现更常见的是人们处理这些蛇而不清楚它们是否有毒,”比蒂说。佛罗里达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维护了一个网站,可以通过逐步过程帮助识别蛇类。
研究报告称,在个别地区或医院系统内建立统一的蛇咬治疗系统可能会改善响应时间。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是来自佛罗里达州布雷瓦德县的四年级医学生River Grace。格雷斯在高中时曾因一项蛇研究赢得了国际科学竞赛。其余合著者是Waverly Leonard和Maggie Zawoy。
比蒂和格雷斯都对蛇咬有个人兴趣,因为他们各自的家庭成员都曾被毒蛇咬伤。
两个较大的蛇种——木响尾蛇和东部菱斑响尾蛇——导致了最严重的症状,包括呼吸窘迫和休克。在研究的546例病例中,只有三例患者在接受抗蛇毒血清后死亡。
巴登本人曾被毒蛇咬伤11次,他重申了研究对咬伤受害者的建议。
“目前唯一的蛇咬治疗是抗蛇毒血清,”巴登告诉《今日美国》。“必须在医院给予,所以如果被毒蛇或疑似毒蛇咬伤,请尽快去医院。”
不要与你不认识的蛇互动,在户外时,“注意你的手脚放在哪里,”巴登说。“你看不到的蛇才是危险的。”
比蒂希望这项研究能提醒人们“让这些蛇独自生活,成为我们美丽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