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伪造“医生”现身TikTok推销虚假疗法
Deepfake 'doctors' take to TikTok to peddle bogus cures
曾经局限于研究实验室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今已普及至大众,包括那些怀有恶意的人。他们利用AI工具不仅没有激发创造力,反而助长了欺骗行为。深度伪造技术能够制作出极为逼真的视频、图像和音频,逐渐成为名人模仿、舆论操控、身份盗窃以及各类骗局的首选手段。
在TikTok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深度伪造内容的传播范围及其潜在危害尤为惊人。ESET拉美地区的研究人员最近在TikTok和Instagram上发现了一项活动,其中AI生成的虚拟形象冒充妇科医生、营养师及其他健康专业人士,以推广保健品和健康产品。这些视频通常制作精良且极具说服力,将销售话术伪装成医学建议,诱使毫无防备的观众购买可疑甚至可能存在风险的产品。
欺骗的本质
每个视频都遵循类似的套路:一个说话的虚拟形象通常出现在屏幕一角,提供健康或美容建议。这些建议以权威姿态传递,多半推崇“天然”疗法,并引导观众购买特定产品。通过披上专家推荐的外衣,这些深度伪造内容利用人们对医疗行业的信任来推动销售,这种手段既不道德又极其有效。
图1. 误导性TikTok视频示例
在一个案例中,“医生”吹捧一种“天然提取物”,声称其优于备受关注的减肥药物Ozempic。视频承诺显著效果并将观众引导至亚马逊页面,该产品被描述为“放松滴剂”或“抗肿胀辅助品”,与宣传中的神奇功效毫无关联。
其他视频则进一步升级,推广未经批准的药物或严重疾病的假疗法,有时甚至盗用知名医生的形象。
图2. 更多误导性视频
AI的“救赎”
这些视频使用合法的AI工具制作,任何人都可以提交简短视频并将其转化为精致的虚拟形象。虽然这对希望扩大产出的影响者来说是一种福音,但同样的技术也可能被滥用于误导性声明和欺骗——换句话说,原本作为营销噱头的内容迅速演变为传播虚假信息的工具。
我们发现了超过20个在TikTok和Instagram上利用深度伪造医生推广产品的账号。其中一个冒充拥有13年经验的妇科医生,直接追溯到应用程序的虚拟形象库。尽管这种滥用违反了常见AI工具的条款和条件,但也凸显了这些工具被武器化的容易程度。
图3. 视频(左)和虚拟形象(右)
最终,这不仅仅是关于无用的保健品。更严重的后果在于,这些深度伪造内容可能削弱公众对在线健康建议的信任,推广有害的“疗法”,延误正确的治疗。
防范虚假医生
随着AI技术变得更加普及,识别这些伪造内容变得愈发困难,即使是对技术娴熟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广泛挑战。尽管如此,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您识别深度伪造视频:
- 嘴唇动作与音频不同步,或者面部表情僵硬不自然;
- 视觉故障,例如模糊边缘或突然的光线变化,也常常暴露伪造痕迹;
- 机械或过于完美的声音是另一个警示信号;
- 同时检查账号本身:新创建的个人资料、粉丝数量少或没有历史记录会引发怀疑;
- 警惕夸张的声明,例如“奇迹疗法”、“保证效果”和“医生讨厌这个技巧”,特别是当它们缺乏可信来源时;
- 始终通过可信的医学资源验证声明,避免分享可疑视频,并向平台报告误导内容。
随着AI工具的不断进步,区分真实与伪造内容将愈加困难,而非更容易。这一威胁突显了开发技术防护措施及提高集体数字素养的重要性,帮助我们免受可能影响健康和财务福祉的虚假信息和骗局侵害。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