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Galaxy Ring评测:指环里的健康守护者

Samsung Galaxy Ring reviewed: ring in good health

澳大利亚英语科技
新闻源:pickr
2024-10-22 10:00:00阅读时长8分钟3520字
三星GalaxyRing健康守护者健康追踪Android系统设计功能使用体验性能电池价值需要改进

三星Galaxy Ring评测:指环里的健康守护者

By Leigh :) Stark

2024年10月22日

8分钟阅读

快速评测

三星Galaxy Ring - 699美元

优点
  • 被动式健身追踪
  • 比预期更轻
  • 防水性能好
  • 电池续航长
  • 充电盒内置电池,方便充电
缺点
  • 一些功能仅限三星设备
  • 步数数据不完全准确
  • 睡眠追踪难以判断清醒时间
  • 无振动通知

喜欢经典手表而不喜欢智能手表,但仍想追踪健康数据?三星的Galaxy Ring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将健康追踪器戴在手指上。

可穿戴设备正在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轻。手表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了更多功能,整个类别都集中在健康领域。当然,任何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都可以帮助你查看时间,但真正的重点是追踪你的健康。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这一点,并利用洞察力和AI来解读这些数据。

但如果你不想在手腕上佩戴任何东西呢?如果你更喜欢自由自在地走动,或者佩戴一款经典的旧式手表呢?那么,你可以考虑三星的最新产品——Galaxy Ring,这是一款仅支持Android系统的设备,将健康指标直接带到你的手指上。

设计与功能

Galaxy Ring的形状像一个戒指,因为它确实是一个戒指。一方面,它正是你所期望的样子:有九种尺寸和三种颜色可供选择,Galaxy Ring是三星首次涉足智能追踪戒指,不同于其通常制造的手表和健身手环。

在确定合适的戒指尺寸之前,建议先试用一下尺寸套件。一旦选好尺寸,你会发现一枚钛合金戒指,上面嵌有硅胶材质的三个传感器,包括心率、温度和加速度计。

整个戒指的重量不到3克,厚度仅为2.6毫米,并具有IP68防水等级和100米水深压力抵抗能力(10 ATM)。

使用体验

作为我们四肢上佩戴过的较为独特的可穿戴设备之一,三星Galaxy Ring非常易于使用。

你需要一部Android手机才能使其正常工作,但最好是一部三星Galaxy设备,因为诸如“查找我的戒指”追踪和双击戒指手势等功能仅限于三星设备。

完成简单的Galaxy Wearable设置程序后,你就可以佩戴你的戒指了……就是这样。

它足够轻,你会很快忘记它的存在,戒指会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你开始使用Galaxy Ring时,你会迅速发现你几乎不需要做任何事情,除了继续你的生活。

大多数可穿戴设备都有屏幕,需要经常查看腕部设备,而Galaxy Ring则是你生活的被动补充。它没有屏幕,没有振动,也没有理由去特别关注它,除非偶尔在黑暗中看到三星传感器技术发出的绿光和红光。

性能

这是一个几乎不会引起注意的设备,无需你与其互动,即可将健康数据传输到附近的手机。即使手机不在附近,它也能正常工作。

在我们的测试中,我们曾使用iPhone作为辅助设备,尽管Galaxy Ring无法与iPhone通信,但它会在我们回到Galaxy S24 Ultra的信号范围内时发送数据。

我们怀疑没有人会这样做,而且他们也无法做到:三星健康应用只有在安装该应用的设备中有SIM卡时才能工作,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要求。但这也意味着你不需要靠近手机就能使用Galaxy Ring,这是个有趣的特点。

大多数人自然会将戒指与手机连接,主要是因为他们需要这样做。像Galaxy Watch Ultra和其他可穿戴设备一样,Galaxy Ring也需要与手机连接。理想情况下,是你自己的手机。

这种连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数据洞察发送到你的手机,三星基于AI的“能量评分”和“睡眠评分”指标就是从收集的数据中生成的。可以在应用中查看结果。

持续佩戴追踪器,因为这才是它的真正用途。你几乎不需要取下来,除非充电,只需让它自行工作。

三星使Galaxy Ring具有防水功能,但并未针对海水或泳池中的氯化物进行防护。不过,这可能并不重要:你应该定期洗手,这样可以轻松清洁掉任何化学物质和矿物质,就像你可以清洗手机一样。即使你不这样做,三星澳大利亚告诉Pickr,如果戒指因水损坏,也可以轻松更换。

电池

好消息是,长时间佩戴变得更容易,因为电池续航能力很强,在我们的测试中几乎可以使用一周,最终在第六天耗尽电量。

充电器既可爱又聪明,采用透明塑料制成的小戒指盒。它类似于Nothing的耳机设计,透明且带有电池,可以在几分钟内为戒指充电,而无需插入USB-C线缆,同时还可以检查充电盒的电量。

充电盒可以通过Type C USB或无线充电板供电和充电,这比大多数手表充电器更具通用性。虽然如此,你仍然需要这个定制的充电盒,不要丢失:你的充电盒和充电器是专门为你的戒指尺寸定制的。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设计得相当周到的充电系统。

价值

然而,价格让我们有所顾虑,主要是因为它会让你感觉为这款小巧设备支付了过高的费用。

在澳大利亚售价699澳元的Galaxy Ring,对于它提供的有限功能来说价格昂贵,即使其独特的微型技术定价相对合理。

它能做的不多:心率、温度、运动,通过这些数据推断血氧水平。你得到的是其他智能手表功能的一小部分,只是以最小的包装呈现。如果你喜欢极简风格,这可能是值得的,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市场上更便宜的智能手表和手环更有意义。

需要改进的地方

但也有一些问题,其中一些尤为明显。

例如,关于转赠的问题。在澳大利亚,人们通常会将设备转赠给家庭成员,但在Galaxy Ring这里却不太可能实现。

Galaxy Ring有九种尺寸,你购买的戒指基本上是为特定的手指定制的。你不能去找珠宝商调整尺寸,因为尝试这样做会损坏电子元件。这个戒指是为你购买时选定的手指量身定做的。

此外,Galaxy Ring缺乏直接反馈,这使其与几乎所有其他可穿戴设备截然不同。

佩戴Apple Watch时,你可以实时查看心率或血氧水平。同样,三星Galaxy Watch系列,包括今年的Galaxy Watch Ultra,也可以提供GPS功能,用于追踪步行和跑步。

在任何其他可穿戴设备上,你都会收到来自服务和消息的振动通知,并可以实时查看健康数据。

但Galaxy Ring不是这样。这是一个无趣的设备。它没有应用程序或消息的通知,即使是振动通知也没有。没有闹钟,没有GPS,没有任何类似的功能。

同样,健康追踪是在后台进行的,似乎无法实时查看。相反,Galaxy Ring只是记录并存储健康数据,然后将其发送到三星健康应用。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你已经拥有其他三星可穿戴设备,Galaxy Ring并不会带来任何额外的好处。

简单来说,将Galaxy Ring与其他三星可穿戴设备一起使用并不会增加任何功能,这令人遗憾,因为Ring的准确性存在一些问题。

当没有清醒时间时,睡眠指标是一致的。具体来说,我们不确定它的准确性如何。

在与Apple Watch Series 10一起测试时,即使Galaxy Ring佩戴时间更长,其步数计数仍经常低于Apple Watch。差异并不是很小,大约在10%到25%之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睡眠追踪较为接近,但三星健康应用通常无法判断你何时醒来,这些时间段会被空缺。这意味着提供的睡眠评分是基于错误数据的:清醒时刻根本不存在。

特定于三星设备的“查找我的戒指”功能也可能不可靠,一整天都不会更新,而是告诉你昨天的位置。

这意味着Galaxy Ring的数据并不总是可靠的。希望后续更新能解决这些问题,但目前这显然是一个问题。

我们喜欢的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我们还是比预期中更喜欢Galaxy Ring。

它仍然是一个相当无聊的可穿戴设备,完全被动。你佩戴它,它自行工作,仅此而已。

这是一个无聊的设备。有用,但无聊。

但还有一个好处:你可以重新戴上经典模拟手表,同时继续追踪健康数据。当你的追踪器戴在手指上时,你的老式手表可以继续作为手表使用,这很令人兴奋。

就像在书架上重新发现一本好书一样,你可以重新发现一块可能早已遗忘的好手表,因为它缺少屏幕或健康追踪功能。

最终看法(TLDR)

Galaxy Ring是一款奇特的设备,因为它代表了一些巧妙的设计。一方面,技术的缩小令人兴奋,即使所包含的功能有限。

在许多方面,它是对当今可穿戴设备的一种简化,回归了Fitbit崛起时的老式健身追踪器理念,但将其封装在你的手指上。显然,可穿戴设备今天可以有更多的功能,类似这样的设备也应该能够提供更多功能。

但这并不重要。Galaxy Ring的有限功能集在很多方面都是完美的尺寸。它完成了你对无屏幕可穿戴设备所需的一切,并允许你继续过你的生活。

它显然不是完美的:追踪问题确实存在,三星确实需要解决睡眠和清醒时间之间的巨大差异。Galaxy Ring的睡眠功能只有在你通常不频繁醒来的情况下才能很好地工作。它无法区分这两者令人费解。

然而,在发布时,Galaxy Ring比预期的更好。它比你想象中的戒指可穿戴设备要好得多。

Galaxy Ring是一种以几乎透明的方式迎接良好健康的方式。如果你不喜欢智能手表,Galaxy Ring是你的自由之门。

优点:

  • 被动式健身追踪
  • 比预期更轻
  • 防水性能好
  • 电池续航长
  • 充电盒内置电池,方便充电

缺点:

  • 一些功能仅限三星设备
  • 步数数据不完全准确
  • 睡眠追踪难以判断清醒时间
  • 无振动通知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