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斯佩克特的三个简易食谱助您改善肠道健康

Tim Spector's three easy recipes to help improve your gut health

英国英语健康
新闻源:Yorkshire Post
2025-09-28 20:19:57阅读时长4分钟1568字
肠道健康发酵食品泡菜酸菜蜂蜜发酵大蒜食谱健康益处饮食改善发酵方法食用方式

肠道健康专家蒂姆·斯佩克特建议每餐摄入发酵食品,并表示将它们加入饮食“远比您能购买的任何补充剂都重要”。

韩国泡菜初尝可能需要适应,但“这是为追求快速食谱者设计的捷径,省去了传统两阶段盐渍过程,”科学家兼新书《发酵》作者蒂姆·斯佩克特解释道,“您可以使用整颗卷心菜、中国白菜/大白菜和/或白萝卜(日本萝卜)制作此食谱。”

制作量:1罐。

食材:1颗卷心菜或中国白菜/大白菜;1根白萝卜;海盐;4瓣大蒜;1把青葱,去根切片;1–2汤匙韩国辣椒粉(gochugaru);1汤匙酱油;1汤匙鱼露(素食者可用发酵味噌酱替代)。

将卷心菜修整后切成4–5毫米厚片。修整白萝卜去皮,切为薄半月形。

将混合蔬菜称重,倒入碗中加入总重量2%的盐。

用手将盐揉入蔬菜直至开始软化,覆盖碗后室温静置约四小时。

在食品料理机中混合大蒜、青葱、辣椒粉、酱油和鱼露,脉冲搅拌均匀。

加入蔬菜中充分拌匀,确保完全裹覆。

紧密装入干净罐中,确保蔬菜浸没于卤水下。必要时添加少量2%卤水(即每100毫升水加2克盐)覆盖。

顶部压重物, loosely 盖上盖子,置于阴凉黑暗处发酵五至十天至起泡。

转移至冰箱,一至两个月内食用完毕。

变体:剩余泡菜

将备用蔬菜(如辣椒、十字花科蔬菜、胡萝卜和洋葱,避免过叶质或过软食材)切为4–5毫米片。细切几瓣大蒜、拇指大小姜块及二至三个辣椒加入混合物。

称重备好蔬菜,添加总重量2%的海盐及足量辣椒粉(韩国或普通),拌匀。

用手揉搓蔬菜几分钟至软化,覆盖碗中静置一小时。

随后紧密压入干净罐中,确保蔬菜浸没于生成的卤水下。必要时用2%卤水补充液体。

盖子 loosely 盖上,罐置盘中,存放阴凉黑暗处一周,每日左右释放气体。存冰箱,二至四周内食用完毕。

酸菜与泡菜的享用方式:

● 加入沙拉或拌入米饭、谷物菜肴——泡菜特别适合蛋炒饭或搭配面条。

● 与奶油奶酪混合作为涂抹酱——适合儿童。

● 酸菜加入鲁本三明治,配烟熏牛肉、盐渍牛肉或蘑菇酱在黑麦面包上。

● 搭配奶酪面包或烤奶酪三明治。

● 加入饺子、通心粉奶酪或佐炒蛋、煎蛋。

酸菜

“传统酸菜在较低温度下缓慢发酵——约15–20°C环境中二至四周,以确保酸味充分发展,”科学家兼肠道健康专家蒂姆·斯佩克特解释道,其新书名为《发酵》。“酸菜pH值为3.5,比其辛辣表亲泡菜酸度约高七倍。红卷心菜发酵时间长于白卷心菜,若添加含丰富可发酵糖分的蔬菜(如一两根小胡萝卜),两者发酵速度均会加快。”

制作量:1大罐。

食材:1颗白卷心菜或红卷心菜;1–2根胡萝卜(可选);1汤匙葛缕子籽(或杜松子);海盐。

修整卷心菜基部,剥去外层叶片备用。将卷心菜四等分,用切片器、食品料理机、粗刨器或锋利刀具切细丝(含胡萝卜)。

卷心菜倒入大碗,加葛缕子籽并记录总重量。添加总重量2%的盐,例如600克需12克盐。

用手充分揉盐入菜丝约两分钟至软化,覆盖碗静置30分钟至三小时,直至卷心菜极软并释出水分。

将卷心菜及析出液体舀入干净的一至两升罐中,用力压实使菜丝浸没于卤水下,罐顶留5厘米空隙。覆盖预留外层叶片,压重物。盖紧盖子但留缝隙——若完全密封可能爆炸!

罐置盘中,存放避光阴凉橱柜,发酵启动需二至三天。每日释放积聚气体。七天后酸菜应发酵良好,可转存冰箱。根据软硬度偏好,一至两个月内食用完毕。

蜂蜜发酵大蒜

“这可能是最简易的蔬菜发酵——大蒜自带微生物组启动剂及蒜素等抑菌成分,”肠道健康专家蒂姆·斯佩克特称,其新书为《发酵》。“此食谱需使用生蜂蜜——未加热提取、未巴氏杀菌、未加工处理且保留全部营养的蜂蜜。”

制作量:1罐。

食材:2–3头大蒜;约300克生蜂蜜。

剥取足量蒜瓣填满干净果酱罐或Kilner罐三分之二。

勺入生蜂蜜覆盖蒜瓣。

盖紧盖子摇匀。

罐置盘中,室温存放 pantry 或橱柜避光处。

每数日旋转罐体并“释放气体”七至十四天,观察大蒜发酵使浓稠蜂蜜转为清亮流动液体。蒜瓣可能变色,属正常现象。

发酵后可于阴凉处或冰箱存放数月。可分别使用大蒜或蜂蜜作为独立食材,或尝试混合。添加优质橄榄油和苹果醋制成绝佳沙拉酱。蜂蜜可用作肉类、鱼类或蔬菜的腌料、 glaze,或如我常做般咀嚼整颗蜜渍蒜瓣——某些文化中认为其具有预防感冒等健康益处。

变体:尝试在 infusion 中加入其他香草,如鲜姜黄根切片、姜或薰衣草枝。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