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锻炼可能通过调整昼夜节律增强心肺健康
Consistently Exercising at Same Time May Boost Heart and Lung Health Through Circadian Rhythm Alignment: Study
美国:已知昼夜节律的紊乱与心脏病、2型糖尿病、肥胖、抑郁和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除了调节睡眠外,昼夜节律还管理着日常活动,包括锻炼时间。
现在,一项发表在《运动医学与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维持一致活动模式的老年人——特别是每天在同一时间进行锻炼——可能会显著增强心血管和肺部健康。这项研究由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生理学与衰老系的Karyn A. Esser博士领导,为身体内部时钟如何影响老龄化人群的体能表现提供了新的见解。
该研究分析了799名参与“肌肉、移动能力和衰老”研究的老年人的数据。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76岁,其中58%为女性。研究人员使用手腕佩戴的加速度计连续监测参与者的休息-活动周期。从这些数据中,他们得出了几个衡量节奏行为的指标,如振幅(活动节奏强度的度量)、稳健性(节奏的规律性)和峰值期(每日活动高峰时间)。
通过将这些与昼夜节律相关的指标与生理结果联系起来,研究团队考察了每日活动模式如何与心肺适能相关联,心肺适能通过VO2峰值测量,并通过慢速和首选步行速度下的成本-容量比反映步行效能。
研究揭示了以下发现:
- 每日活动模式更规律的个体表现出更好的身体健康指标。
- 活动节奏振幅最高的参与者VO2峰值(22.0 mL·kg⁻¹·min⁻¹)高于振幅最低的参与者(18.4 mL·kg⁻¹·min⁻¹)。
- 更强的节奏稳健性与更高的心肺适能相关。
- 较早的每日活动高峰时间与较高的VO2峰值水平相关。
- 更强且更一致的活动节奏与改善的步行效能相关。
- 活动模式更规律的参与者具有更低的成本-容量比,表明步行时能量利用更高效。
作者建议,保持与自然昼夜节律一致的常规活动计划可能在促进我们随着年龄增长的身体韧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些结果支持了强化日常节奏活动可以对生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概念。”他们指出。
尽管该研究主要基于观察数据,但它强调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以探索旨在改善昼夜节律性的干预措施是否可以帮助预防与年龄相关的衰退或疾病发作。研究人员提倡进行纵向研究,以评估日常活动模式的中断是否可以作为老年人健康状况下降的早期指标。
参考文献:
Erickson, Melissa L. PhD1; Blackwell, Terri L.2; Garcia, Reagan E.4; Mau, Theresa2,3; Cawthon, Peggy M.2,3; Cummings, Steven R.2,3; Farsijani, Samaneh4; Sparks, Lauren M.1; Noone, John1,6; Glynn, Nancy W.4; Newman, Anne B.4; Esser, Karyn A.5. 休息-活动节律及其与老年人心肺适能和步行效能的关系:肌肉、移动能力和衰老研究。《运动医学与科学》:10.1249/MSS.0000000000003730,2025年4月18日。| DOI: 10.1249/MSS.0000000000003730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