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Exosomes Digest (4/4 March 2024)
Weekly Exosomes Digest (4/4 March 2024) | Vita Motus AG
外泌体周报(2024年3月第4期)
我们收集了遗传学与细胞研究领域最新一周的突破性成果。
从小鼠尿液干细胞中提取的外泌体展现抗衰老效应
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的一种,这些包裹着分子信息的膜结构承载着细胞间化学通讯的重要功能。目前科学界主要依据尺寸对外泌体进行分类,但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在功能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分类方式反映出当前对细胞外囊泡形成机制及其内容物决定因素的研究仍存在不足。
美容皮肤学中的外泌体应用前景
外泌体由所有细胞类型产生,直径30-160纳米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包裹着mRNA、微小RNA、DNA、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活性物质。1983年首次发现时被视为细胞排废机制,1987年确认其作为细胞间通讯载体的功能后正式命名为外泌体,现已成为再生医学研究热点。
革命性吸入式肺癌疗法突破
人体细胞通过释放外泌体这种"纳米气泡"进行通讯,哥伦比亚大学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的研究显示,可通过雾化吸入将编码免疫治疗药物的mRNA直接递送至肺部肿瘤。项目负责人程柯教授指出,这种非侵入式给药方式相较系统性化疗显著降低副作用,预计五年内将启动临床试验。
气道基底细胞外泌体治疗肺纤维化机制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气道基底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抑制ANO1基因表达,有效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实验验证显示该外泌体可使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模型症状显著改善,为IPF治疗提供新靶点。
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生物标志物研究
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分析发现,65岁以上供体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存在33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TBX15、IGF1、GATA2等6个基因与多种恶性肿瘤高表达相关。研究团队在细胞衰老模型中验证了这些基因的表达特征,为临床MSCs质量评估建立了诊断标准,同时为细胞再生抗衰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